“筑臺土石無多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筑臺土石無多子”全詩
筑臺土石無多子,照眼峰巒得許新。
陣馬奔騰時絕遠,風濤舒卷忽無垠。
白云自是逃名處,猶恐此中藏隱淪。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 眺遠臺》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 眺遠臺》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似高人長遠人,
不登高處見無因。
筑臺土石無多子,
照眼峰巒得許新。
陣馬奔騰時絕遠,
風濤舒卷忽無垠。
白云自是逃名處,
猶恐此中藏隱淪。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轍在白云莊眺望遠臺時的景象和感受。詩人以山峰比擬高人的形象,認為只有登上高處才能見到無限美景。遠臺上的土石不多,但卻能映照出新奇的山巒景色。當陣馬奔騰時,距離變得遙遠,風浪舒卷間感覺無邊無際。白云飄散,似乎是在逃避名利之地,詩人擔心其中可能隱藏著隱憂和淪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山峰被比作高人,強調了登高遠望的重要性,只有在高處才能發現新奇的景色。遠臺雖然簡樸,但仍能反射出美麗的山巒景色,暗示著在平凡中也能發現獨特之處。陣馬奔騰和風濤舒卷的描寫增添了詩意的壯麗感和無限延伸的想象力。最后,白云被視為逃避名利的象征,詩人對隱藏在其中的隱憂和淪陷感到憂慮。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感悟和情感,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傳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警示。
“筑臺土石無多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máo guó zhèn bái yún zhuāng wǔ yǒng tiào yuǎn tái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 眺遠臺
shān shì gāo rén cháng yuǎn rén, bù dēng gāo chù jiàn wú yīn.
山似高人長遠人,不登高處見無因。
zhù tái tǔ shí wú duō zǐ, zhào yǎn fēng luán dé xǔ xīn.
筑臺土石無多子,照眼峰巒得許新。
zhèn mǎ bēn téng shí jué yuǎn, fēng tāo shū juàn hū wú yín.
陣馬奔騰時絕遠,風濤舒卷忽無垠。
bái yún zì shì táo míng chù, yóu kǒng cǐ zhōng cáng yǐn lún.
白云自是逃名處,猶恐此中藏隱淪。
“筑臺土石無多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