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微風偶得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追逐微風偶得之”全詩
解脫清香本無染,更因一嗅識真如。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答琳長老寄幽蘭白術黃精三本二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琳長老寄幽蘭白術黃精三本二絕》是宋代文學家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為您提供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想要深入了解蘭花的生長之處,卻無法看到它的生態;
追逐微風,偶然得到了它的芬芳。
它的清香并不受到任何污染,
更因為聞到它的香氣,我領悟了真實的本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蘭花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于追求真實和純凈的渴望。詩中提到了琳長老寄來的三本書,分別是關于幽蘭、白術和黃精的。詩人想要深入了解蘭花的生長之處,但無法親眼見到,只能通過追逐微風時偶然聞到它的芬芳。蘭花的香氣沒有被任何外界的污染所影響,它的清香純凈無染。正是通過聞到蘭花的香氣,詩人領悟到了真實的本質,也就是追求純凈和真實的精神境界。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對于真實和純凈的向往。詩人通過蘭花的形象,表達了對于純凈和真實的渴望,蘭花的香氣成為詩人領悟真實的媒介。詩中的“微風”象征著生活中的偶然與意外,通過追逐微風,詩人才能偶然聞到蘭花的芬芳,意味著真實和純凈并非易得,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偶然的機遇才能感受到。
整首詩詞以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對于純凈和真實的向往,通過對蘭花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于追求精神境界的追求。它揭示了詩人對于生活中本質和真實的思考,并表達了對于純凈和真實的不懈追求。
“追逐微風偶得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ín zhǎng lǎo jì yōu lán bái zhú huáng jīng sān běn èr jué
答琳長老寄幽蘭白術黃精三本二絕
yù shēn bú jiàn lán shēng chù, zhuī zhú wēi fēng ǒu dé zhī.
欲深不見蘭生處,追逐微風偶得之。
jiě tuō qīng xiāng běn wú rǎn, gèng yīn yī xiù shí zhēn rú.
解脫清香本無染,更因一嗅識真如。
“追逐微風偶得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