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顧出完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指顧出完壘”全詩
不見五斗泥,但見三竿水。
驚風郁飆怒,跳沫高睥睨。
瀲灩三月余,浮沉一朝事。
分將食魚鱉,何暇顧鄰里。
悲傷念遺黎,指顧出完壘。
繚堞對連山,黃樓麗清泗。
功成始逾歲,脫去如一屣。
空使西楚氓,欲語先垂涕。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
不見五斗泥,但見三竿水。
驚風郁飆怒,跳沫高睥睨。
瀲灩三月余,浮沉一朝事。
分將食魚鱉,何暇顧鄰里。
悲傷念遺黎,指顧出完壘。
繚堞對連山,黃樓麗清泗。
功成始逾歲,脫去如一屣。
空使西楚氓,欲語先垂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離別之情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人回憶起自己離開彭城的過去,預感明天將到達的河流。他并沒有看到家鄉的土地,只能看到一條狹窄的水道。風勢猛烈,波濤洶涌,水花飛濺,仿佛在高視著他。這種景象持續了三個月,但在一朝之間就消失不見了。詩人分出一部分時間來捕魚和捉烏龜,無暇顧及鄰里之情。他悲傷地思念著離散的人們,指望著他們能夠重聚。他站在高高的城堞上,對著連綿的山脈,遠望黃樓和清泗江。功業完成后,一年又一年過去,他拋下過去的一切,就像脫掉一只舊鞋一樣。他空留下西楚的百姓,想要說話時卻先流下了眼淚。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轍自身的旅途經歷為背景,抒發了離別之情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人在行程中觀察到的景象,如風勢洶涌、水花飛濺,以及離散的人們和遠望的山脈,都成為了他內心感受和思考的對象。詩中的描寫細膩而富有感情,通過景物的變化和詩人的反思,傳達出人生無常和離別之苦的主題。詩人對鄰里之情的忽視,表達出在功成名就后,個人的成就和社會的變遷可能導致與親人和朋友的疏離。最后兩句寥寥數語,道出了詩人內心的悲傷和無奈,以及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蘇轍細膩的筆觸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指顧出完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i zhān zì xú yí hú jiāng guò sòng dōu tú zhōng jiàn jì wǔ shǒu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wǒ xī qù péng chéng, míng rì hé liú zhì.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
bú jiàn wǔ dǒu ní, dàn jiàn sān gān shuǐ.
不見五斗泥,但見三竿水。
jīng fēng yù biāo nù, tiào mò gāo pì nì.
驚風郁飆怒,跳沫高睥睨。
liàn yàn sān yuè yú, fú chén yī zhāo shì.
瀲灩三月余,浮沉一朝事。
fēn jiāng shí yú biē, hé xiá gù lín lǐ.
分將食魚鱉,何暇顧鄰里。
bēi shāng niàn yí lí, zhǐ gù chū wán lěi.
悲傷念遺黎,指顧出完壘。
liáo dié duì lián shān, huáng lóu lì qīng sì.
繚堞對連山,黃樓麗清泗。
gōng chéng shǐ yú suì, tuō qù rú yī xǐ.
功成始逾歲,脫去如一屣。
kōng shǐ xī chǔ máng, yù yǔ xiān chuí tì.
空使西楚氓,欲語先垂涕。
“指顧出完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