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去池塘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泉去池塘滿”全詩
委曲到庭除,清冷備晨盥。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灙泉亭》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灙泉亭》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泉水涌出,使草木茂盛;
泉水流走,使池塘充滿。
泉水曲折地流入庭院,
清冷的水備好用于晨間盥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園亭中的灙泉亭景象。泉水的涌出滋養了周圍的草木,使它們茂盛繁榮;泉水的流走使池塘充滿了水。泉水蜿蜒曲折地流入庭院,為清晨的盥洗提供了清涼的水源。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泉水的生命力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泉水的景象,以及它在園亭中的作用。通過泉水的流動與消失,詩人展示了泉水的生命力和不可捉摸的特性。在園亭中,泉水的涌出滋養了周圍的草木,使它們生機盎然;而泉水的流失則使池塘得到了充盈。泉水的委婉曲折地流入庭院,為人們提供了清涼的水源,特別是在清晨洗漱時,讓人感到一種清冷宜人的氣息。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泉水的自然美和生命力,同時也表達了泉水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它通過描繪泉水的流動、涌出和消失,展現了水的神秘和變幻無常的特性。詩人通過對泉水的描繪,寄托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整首詩以清新、明快的筆調寫就,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使人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美好與和諧。
“泉去池塘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dǎng quán tíng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灙泉亭
quán lái cǎo mù zī, quán qù chí táng mǎn.
泉來草木滋,泉去池塘滿。
wěi qū dào tíng chú, qīng lěng bèi chén guàn.
委曲到庭除,清冷備晨盥。
“泉去池塘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