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官未減讀書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作官未減讀書勤”全詩
汗簡韋編誰付予,傳家應有下帷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蕭刓察推賀族叔司理登科還鄉四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蕭刓察推賀族叔司理登科還鄉四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作官未減讀書勤,
簿領從今日日新。
汗簡韋編誰付予,
傳家應有下帷人。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送給他的朋友蕭刓察推賀族叔司理登科還鄉的四首詩。詩人表達了對蕭刓察的祝賀和贊賞,同時也表達了對讀書和家族傳承的重視。
賞析:
詩的第一句“作官未減讀書勤”,表達了詩人蘇轍對蕭刓察的贊許之情。雖然蕭刓察已經成為一位官員,但他并沒有因此減少對學問的勤奮追求。
第二句“簿領從今日日新”,詩人表達了對蕭刓察在官職上能夠不斷進步的期望和祝愿。簿領指的是官吏的職位,詩人希望蕭刓察能夠在官職上不斷有所進步,不斷有所創新。
第三句“汗簡韋編誰付予”,意味著詩人對蕭刓察的推崇和認可。汗簡和韋編都是古代文書的材料,代表了古代文人的學問和才華。詩人詢問誰能夠承擔起這樣的使命,將自己的學問和才華傳承給后人。
最后一句“傳家應有下帷人”,表達了詩人對家族傳承的重視。帷人指的是家族中的有才華的人,傳家則是指家族的傳承。詩人希望蕭刓察能夠成為家族傳承的人,將自己的學問和才華傳承給后代,為家族爭光。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蕭刓察的美好祝愿和對讀書、官職和家族傳承的重視。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學問、品德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文化和家族的重視。
“作官未減讀書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iāo wán chá tuī hè zú shū sī lǐ dēng kē huán xiāng sì shǒu
和蕭刓察推賀族叔司理登科還鄉四首
zuò guān wèi jiǎn dú shū qín, bù lǐng cóng jīn rì rì xīn.
作官未減讀書勤,簿領從今日日新。
hàn jiǎn wéi biān shuí fù yǔ, chuán jiā yīng yǒu xià wéi rén.
汗簡韋編誰付予,傳家應有下帷人。
“作官未減讀書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