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共憐佳節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兒女共憐佳節過”全詩
官醅菉豆適初熟,籬菊黃花終未開。
兒女共憐佳節過,雞豚恐有故人來。
衰年此會真余幾,薄酒無多不用推。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九日陰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諸子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陰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諸子三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旱翻成霧雨害,
老人腹病卻強執杯。
官酒菉豆初熟時,
籬邊黃菊未曾開。
兒女共憐佳節過,
雞豚憂慮故人來。
衰年此時真我幾,
薄酒不多勿推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九日不斷的陰雨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困擾。詩人自己身患腹病,卻強迫自己舉起酒杯,以寄托對逆境的抗爭精神。他描述了官酒、菉豆等物品初熟的景象,但籬邊的黃菊卻一直沒有開放,暗示著美好的事物一直未能實現。詩人表達了對兒女共度佳節的思念,又擔心故人的到來會給他們帶來困擾。在衰老的歲月中,這樣的相聚難得,所以他表示自己的心意,表示薄酒雖少,但不需要推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身處逆境的心境和對困境的堅韌態度。詩人通過描繪天氣、自身疾病和節日氛圍等細節,將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環境相結合,展現出對命運的抗爭和對美好的追求。詩中的官酒、菉豆、黃菊等形象,給人以生活的感觸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人對兒女的關懷和對故人的憂慮,增加了情感的層次和人情味道。最后,他以真摯的態度表達了對酒宴的邀請,表明雖然薄酒不多,但樂意邀請諸子一同共度時光。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情感,給人一種深情厚意的印象。
“兒女共憐佳節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yīn yǔ bù zhǐ bìng zhōng bǎ jiǔ shì zhū zǐ sān shǒu
九日陰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諸子三首
hàn jiǔ fān chéng wù yǔ zāi, lǎo rén fù jí qiáng xián bēi.
旱久翻成霧雨災,老人腹疾強銜杯。
guān pēi lù dòu shì chū shú, lí jú huáng huā zhōng wèi kāi.
官醅菉豆適初熟,籬菊黃花終未開。
ér nǚ gòng lián jiā jié guò, jī tún kǒng yǒu gù rén lái.
兒女共憐佳節過,雞豚恐有故人來。
shuāi nián cǐ huì zhēn yú jǐ, bó jiǔ wú duō bù yòng tuī.
衰年此會真余幾,薄酒無多不用推。
“兒女共憐佳節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