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雙星先渡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靜雙星先渡海”全詩
夜靜雙星先渡海,風高八月自還槎。
魚龍定亦知忠信,象譯何勞較齒牙。
屈指歸來應自笑,手持玉帛賜天涯。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士奉使高麗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士奉使高麗二首》是蘇轍于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夷從古慕中華,
萬里梯航今一家。
夜靜雙星先渡海,
風高八月自還槎。
魚龍定亦知忠信,
象譯何勞較齒牙。
屈指歸來應自笑,
手持玉帛賜天涯。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送別林子中和安厚卿兩位學士出使高麗的作品。詩中表達了東夷(高麗)自古以來就向往中華文化,如今兩國交往使得他們之間的距離縮短。詩人描繪出夜晚寧靜的景象,兩顆星星先行渡海,暗示著前程明亮。即使遇到風浪,也會安然回航。詩人還提到魚龍(指高麗)也能明白忠誠和信任的重要性,不需要費力爭斗。最后,詩人說自己回來后會自嘲地笑,手持玉帛(意為豐厚的禮物)贈予遠方,表示對兩位學士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賞析:
蘇轍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林子中和安厚卿兩位學士的送別之情。詩中通過對東夷(高麗)和中華文化的憧憬以及兩國距離的縮短的描繪,展現了友好與和平的理念。夜晚寧靜的景象和星星先行的意象,給人以希望和信心。詩人通過魚龍明白忠誠和信任的比喻,表達了對兩國友誼的贊美。最后,詩人以自嘲的口吻回顧自己的送別,表達了對兩位學士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言簡意賅,表達了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展現了蘇轍豁達樂觀的性格,并傳遞了對友誼和和平的美好祝愿。
“夜靜雙星先渡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ín zi zhōng ān hòu qīng èr xué shì fèng shǐ gāo lí èr shǒu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士奉使高麗二首
dōng yí cóng gǔ mù zhōng huá, wàn lǐ tī háng jīn yī jiā.
東夷從古慕中華,萬里梯航今一家。
yè jìng shuāng xīng xiān dù hǎi, fēng gāo bā yuè zì hái chá.
夜靜雙星先渡海,風高八月自還槎。
yú lóng dìng yì zhī zhōng xìn, xiàng yì hé láo jiào chǐ yá.
魚龍定亦知忠信,象譯何勞較齒牙。
qū zhǐ guī lái yīng zì xiào, shǒu chí yù bó cì tiān yá.
屈指歸來應自笑,手持玉帛賜天涯。
“夜靜雙星先渡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