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坐山中長閉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宴坐山中長閉門”全詩
去住只今誰定是,相逢一笑各無言。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送吳思道道人歸吳興二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吳思道道人歸吳興二絕》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寫了送別吳思道歸鄉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遨游海上冀逢人,
宴坐山中長閉門。
去住只今誰定是,
相逢一笑各無言。
詩意:
這首詩詞以送別吳思道歸鄉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詩人在詩中描述了吳思道的離去和自己的孤獨,同時也描繪了相逢之時的喜悅和無言的別離。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離別和相逢的情感。第一句“遨游海上冀逢人”,描繪了吳思道遠離故鄉,漂泊在海上的情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期待與他相見的渴望。第二句“宴坐山中長閉門”,則揭示了詩人自己的孤獨和寂寞,坐在山中的宴會中,長時間地閉門不出。這里的山中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孤獨世界,與外界隔絕。第三句“去住只今誰定是”,表達了對吳思道歸鄉去留的疑問,也暗示了人生無常、變幻莫測的思考。最后一句“相逢一笑各無言”,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了相逢時的情景,一笑間表達了無盡的思念和別離的無奈。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言簡意賅,通過對離別和相逢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變化的思考。詩人以簡短的語言抒發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宴坐山中長閉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ú sī dào dào rén guī wú xīng èr jué
送吳思道道人歸吳興二絕
áo yóu hǎi shàng jì féng rén, yàn zuò shān zhōng cháng bì mén.
遨游海上冀逢人,宴坐山中長閉門。
qù zhù zhǐ jīn shuí dìng shì, xiāng féng yī xiào gè wú yán.
去住只今誰定是,相逢一笑各無言。
“宴坐山中長閉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