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微侵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雪微侵鬢”全詩
頂開人共怪,神去夜深還。
白雪微侵鬢,丹砂久駐顏。
從君欲問道,何日徑開關。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墻北史居士,掛冠心轉閑。
頂開人共怪,神去夜深還。
白雪微侵鬢,丹砂久駐顏。
從君欲問道,何日徑開關。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寫給史文通的贈詩,史文通是住在墻北的隱居者。詩人蘇轍在詩中表達了對史文通的贊賞和思念之情。史文通掛起了他的官帽,心中的煩憂轉而變得寧靜。然而,他的離世使人們感到惋惜,深夜時分,他的精神仿佛又回到了這里。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史文通的境況和詩人的情感。史文通是一個隱居的士人,他摒棄了塵世的名利,過著寧靜的生活。他掛起了自己的官帽,意味著他已經舍棄了功名利祿的追求,內心轉而尋求自我的寧靜和悠閑。這種境界令人欽佩,也引起了他周圍人的驚訝和稱贊。
然而,史文通的離去給人們帶來了遺憾和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在深夜時分,他的精神仿佛又回到了這里。這種描寫加深了對史文通的懷念之情,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思念和敬意。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寫了史文通的容顏。白雪微微侵入他的鬢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而丹砂則是他面上的紅暈,象征著他的健康和長壽。這種描寫展現了史文通的風采和品質,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贊美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蘇轍對史文通的期望。詩人希望史文通能夠追求道德修養和境界的提高,開啟通往智慧和真理的道路。詩中的“徑開關”可以理解為通向道路的門徑,詩人期待著能夠與史文通共同探索人生的意義和真理。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史文通的隱居生活和詩人對他的思念和贊美。通過對史文通的描寫,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境界和智慧追求的思考和期待。
“白雪微侵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hǐ wén tōng fèng yì èr shǒu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
qiáng běi shǐ jū shì, guà guān xīn zhuǎn xián.
墻北史居士,掛冠心轉閑。
dǐng kāi rén gòng guài, shén qù yè shēn hái.
頂開人共怪,神去夜深還。
bái xuě wēi qīn bìn, dān shā jiǔ zhù yán.
白雪微侵鬢,丹砂久駐顏。
cóng jūn yù wèn dào, hé rì jìng kāi guān.
從君欲問道,何日徑開關。
“白雪微侵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