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江上落潮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風江上落潮痕”全詩
樓觀飛翔山斷際,松筠陰翳水來源。
升堂猿鳥晨窺坐,乞食帆檣莫繞村。
誰道溪巖許深處,一番行草認元昆。
〈長老惟■曾識子瞻兄于凈因,有簡刻石。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題都昌清隱禪院》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都昌清隱禪院》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風江上落潮痕,
恨不乘舟便到門。
樓觀飛翔山斷際,
松筠陰翳水來源。
升堂猿鳥晨窺坐,
乞食帆檣莫繞村。
誰道溪巖許深處,
一番行草認元昆。
這首詩描述了都昌清隱禪院的景色和作者對禪院的向往之情。
詩意:
詩的開頭寫道北風吹過江上,留下潮水的痕跡,作者心中充滿了遺憾,希望能夠乘船迅速到達禪院。接著,詩中描繪了樓閣觀景,可以看到山巒的輪廓,松樹和竹筍在水邊投下陰影。在禪院的升堂上,猿猴和鳥兒早晨來窺視,作者坐在那里,尋求心靈的寧靜。詩的結尾提到,禪院所在的溪巖深處,有人行走留下的足跡,作者認出了元昆的行草字跡。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都昌清隱禪院的景色和氛圍,表達了作者對禪修和清靜的向往之情。通過北風、江水、山巒、松竹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詩中呈現出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與美感。
詩人將自然景色和禪修元素相結合,以表達內心的追求。作者渴望乘船到達禪院,這體現了他對尋求內心安寧的渴望,對禪修境地的向往。在禪院的升堂上,作者與猿猴、鳥兒共享清晨的寧靜時刻,表達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
詩中提到溪巖深處留下的行草字跡,認出了元昆,這暗示著作者對禪修傳統的尊重和對前輩禪宗大家的贊美。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禪院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融合了自然景觀和禪修境地的描繪,展現了禪修者對內心寧靜的追求和對禪修傳統的敬仰。
“北風江上落潮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ū chāng qīng yǐn chán yuàn
題都昌清隱禪院
běi fēng jiāng shàng luò cháo hén, hèn bù chéng zhōu biàn dào mén.
北風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門。
lóu guān fēi xiáng shān duàn jì, sōng yún yīn yì shuǐ lái yuán.
樓觀飛翔山斷際,松筠陰翳水來源。
shēng táng yuán niǎo chén kuī zuò, qǐ shí fān qiáng mò rào cūn.
升堂猿鳥晨窺坐,乞食帆檣莫繞村。
shuí dào xī yán xǔ shēn chù, yī fān xíng cǎo rèn yuán kūn.
誰道溪巖許深處,一番行草認元昆。
zhǎng lǎo wéi céng shí zi zhān xiōng yú jìng yīn, yǒu jiǎn kè shí.
〈長老惟■曾識子瞻兄于凈因,有簡刻石。
“北風江上落潮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