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君五畝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奚君五畝宅”全詩
故壘開都邑,遺民雜漢編。
不知臣仆賤,漫喜殺生權。
燕俗嗟猶在,婚姻未許連。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奚君〈宅在中京南·〉》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奚君〈宅在中京南·〉》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奚君有五畝的宅院,封戶就有一成的田地。故壘開辟為都邑,遺民雜居其中。他不知道臣仆的身份卑微,卻滿心歡喜地享受著殺生的權力。燕國的風俗依舊悲嘆,婚姻也未能圓滿。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奚君在中京南有五畝宅院和一成田地的境況。宅院原是故壘,經過開辟成為都邑后,遺民們雜居其中。然而,奚君并不意識到自己是臣仆身份,反而滿心歡喜地享受著殺生的權力。詩中還提到了燕國的風俗仍然悲嘆不已,奚君的婚姻也未能如愿。
賞析:
這首詩詞以奚君的生活為切入點,透露出作者蘇轍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和思考。奚君作為一個臣仆,擁有一定的財產和權力,但卻對自己的身份視而不見。他忽略了自己的出身,追求權力和享受,這種追求與社會風尚、道德倫理產生了沖突。詩中的燕國風俗和婚姻的隱喻,也可被視為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
蘇轍通過描寫奚君的境況,批判了當時社會上一些人貪圖權力、忽視身份的現象。詩中的燕俗和婚姻的未許連,也可以理解為對社會道德和倫理的擔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批判,展示了蘇轍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社會問題的敏銳觀察。
“奚君五畝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shǐ qì dān èr shí bā shǒu xī jūn zhái zài zhōng jīng nán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奚君〈宅在中京南·〉
xī jūn wǔ mǔ zhái, fēng hù yī chéng tián.
奚君五畝宅,封戶一成田。
gù lěi kāi dū yì, yí mín zá hàn biān.
故壘開都邑,遺民雜漢編。
bù zhī chén pú jiàn, màn xǐ shā shēng quán.
不知臣仆賤,漫喜殺生權。
yàn sú jiē yóu zài, hūn yīn wèi xǔ lián.
燕俗嗟猶在,婚姻未許連。
“奚君五畝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