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嘯響巖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嘯響巖谷”全詩
蕭條遠城市,坡陀富林麓。
簡書日填委,杖屨每幽獨。
豈無山中士,高臥白茅屋。
逢人默無語,長嘯響巖谷。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從宿。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其五山齋》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其五山齋》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地艷囂厭,虛齋登山足。
凄涼遠城市,坡陀富林麓。
簡書日填委,杖屨常幽獨。
豈無山中士,高臥白茅屋。
逢人默無語,長嘯響巖谷。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從宿。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山中齋居的寧靜和自由為主題。詩人蘇轍在平地上已經厭倦了繁囂喧嘩的生活,他喜歡上山到虛齋中,足夠滿足了他的需求。遠離喧囂的城市,來到山坡上茂密的林木之下,一種凄涼的氛圍油然而生。詩人在這里過著簡樸而寧靜的生活,每日讀書寫字,心無旁騖。雖然這個茅屋中沒有高雅的士人,但詩人卻可以高臥于此,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當他遇到行人時,默默無語,而他的長嘯則回蕩在巖石峽谷中。這樣的齋居是一個值得歡迎的地方,夜晚的明月也會陪伴詩人入眠。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蘇轍所向往的山中齋居生活。詩人通過對比平地和山中的景象,表達了對喧囂世界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由的向往。他選擇了一個簡樸的茅屋作為齋居,展示了他對物質生活的淡泊態度。同時,詩人對自然的描繪也很細膩,通過揭示山中的凄涼和坡陀的富饒,營造出一種寂靜的氛圍。詩中的默默無語和長嘯響谷,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回應。整首詩構思巧妙,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厭倦。
“長嘯響巖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iān yú zi jùn yì chāng guān shě bā yǒng qí wǔ shān zhāi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其五山齋
píng dì yàn xuān xiāo, xū zhāi shàng shān zú.
平地厭喧囂,虛齋上山足。
xiāo tiáo yuǎn chéng shì, pō tuó fù lín lù.
蕭條遠城市,坡陀富林麓。
jiǎn shū rì tián wěi, zhàng jù měi yōu dú.
簡書日填委,杖屨每幽獨。
qǐ wú shān zhōng shì, gāo wò bái máo wū.
豈無山中士,高臥白茅屋。
féng rén mò wú yǔ, cháng xiào xiǎng yán gǔ.
逢人默無語,長嘯響巖谷。
cǐ shì shù kě zhāo, yè yuè xiàng cóng sù.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從宿。
“長嘯響巖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