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出疾邪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出疾邪篇”全詩
飄然落筆地,時出疾邪篇。
杶干要經雪,驊騮行著鞭。
凄涼悲故客,不及見華顛。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歐陽伯和仲純挽詞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歐陽伯和仲純挽詞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歐陽伯和仲純挽詞二首
仲氏氣無前,
為文思涌泉。
飄然落筆地,
時出疾邪篇。
杶干要經雪,
驊騮行著鞭。
凄涼悲故客,
不及見華顛。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為歐陽伯和仲純所挽的兩首詞。詩中描繪了仲純不凡的氣質和才華橫溢的文學創作能力。仲純的文思如涌泉般汩汩涌動,他的筆觸飄逸自然,時常創作出富有激情和正義感的作品。他像杶樹一樣堅韌,能經受住嚴寒的考驗,像驊騮一樣奔馳,手執鞭子。然而,他的境遇凄涼,悲傷著過去的友人,卻無法達到華顛(指高峰,引申為成就)的地步。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出歐陽伯和仲純的形象和境遇。詩人通過對仲純的贊美和描寫,表達了對他才華橫溢的敬佩和對他境遇凄涼的遺憾之情。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如將仲純的文思比作涌泉、將他的筆觸比作飄然落下的羽毛,生動地展現了他的才華和創作風格。詩人還通過描寫仲純堅韌不拔的品質和他的奔馳形象,強調了他的才華和上進心。最后,詩人以凄涼的筆觸點出了仲純的境遇和無法達到高峰的遺憾之情,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憂傷的色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仲純才華的贊美和對他命運的惋惜,同時通過形象的描寫和比喻給詩詞增添了生動感和情感的層次。它展示了蘇轍細膩的觀察力和對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同時也流露出對時代和人生的思考。
“時出疾邪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ōu yáng bó hé zhòng chún wǎn cí èr shǒu
歐陽伯和仲純挽詞二首
zhòng shì qì wú qián, wéi wén sī yǒng quán.
仲氏氣無前,為文思涌泉。
piāo rán luò bǐ dì, shí chū jí xié piān.
飄然落筆地,時出疾邪篇。
chūn gàn yào jīng xuě, huá liú xíng zhe biān.
杶干要經雪,驊騮行著鞭。
qī liáng bēi gù kè, bù jí jiàn huá diān.
凄涼悲故客,不及見華顛。
“時出疾邪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