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買山田養病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買山田養病身”全詩
憑師細考何年月,可買山田養病身。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贈三局能師二絕》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三局能師二絕》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旅食江干秋復春,
歸耕未遂不勝貧。
憑師細考何年月,
可買山田養病身。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蘇轍對于貧困生活和渴望改變命運的思考。蘇轍游歷他鄉,經歷了秋天和春天的更替,但他依舊沒有實現回歸田園生活的愿望,因為他的貧困無法得到解決。他希望得到一位能夠指導他的老師,幫助他深入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處境,以便能夠購買山田,以養活自己并治愈身體上的疾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抒發了蘇轍內心的苦悶和對改變命運的渴望。首兩句描繪了蘇轍在江干地區旅居的情景,揭示了他長久以來的顛沛流離和貧困的現狀。第三句借用了“憑師”一詞,表達了蘇轍對一位有智慧的老師的渴望,他希望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仔細考慮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最后一句則表達了蘇轍希望通過改變自己的處境,購買山田來養活自己并治愈身體上的疾病。整首詩詞透露出蘇轍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田園生活和自然的向往。
這首詩詞雖然字數不多,但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精準的表達,生動地展示了蘇轍內心的掙扎和希望。它不僅僅是蘇轍個人的感慨和呼吁,也反映了當時社會下層人士的普遍命運和對于改變命運的渴望。同時,詩中對于師道的渴望也表明了蘇轍對于知識和智慧的追求。整首詩詞雖然以詩人個人的困境為出發點,但卻觸及了廣泛的人生議題,使人們能夠產生共鳴和思考。
“可買山田養病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ān jú néng shī èr jué
贈三局能師二絕
lǚ shí jiāng gān qiū fù chūn, guī gēng wèi suì bù shèng pín.
旅食江干秋復春,歸耕未遂不勝貧。
píng shī xì kǎo hé nián yuè, kě mǎi shān tián yǎng bìng shēn.
憑師細考何年月,可買山田養病身。
“可買山田養病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