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托中自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托中自得”全詩
荊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誰復飲此水,裹飯耕廢田,有賢孔氏孫,芟夷發清源。
廢床見緶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歲忽復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獨難。
口腹不擇味,四體不擇安。
遇物一皆可,孰為我憂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鍛。
欲忘富貴樂,托物僅自完。
無托中自得,嗟哉彼誠賢。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寄題孔氏顏樂亭》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孔氏顏樂亭》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顏巷久已空,顏井固不遷。
荊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誰復飲此水,裹飯耕廢田,
有賢孔氏孫,芟夷發清源。
顏巷已經荒廢,顏井卻依然存在。
雜草叢生覆蓋著,其中有一眼深達百尺的泉水。
誰還來飲用這水,裹著飯食耕作廢棄的田地,
有著聰明才智的孔氏后裔,舍棄低劣的生活而開拓清新的水源。
廢床見緶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歲忽復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獨難。
口腹不擇味,四體不擇安。
廢棄的床榻上還可見到編織的痕跡,古老的瓦礫上長滿了昏暗的苔痕。
重新引動水缸,注滿瓢和酒壺,千年的歲月突然又回歸。
嘆哉,古代的君子們,如今只有孤獨難耐。
他們不求口腹之欲,不拘泥于四肢之安逸。
遇物一皆可,孰為我憂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鍛。
欲忘富貴樂,托物僅自完。
無托中自得,嗟哉彼誠賢。
遇到任何事物都能接受,哪個會成為我困擾之事?
阮籍不忘酒,嵇康不忘鍛煉。
他們想要忘卻富貴的享樂,只寄托于物品才能滿足自己。
然而,內心的滿足源于無需寄托,嘆哉,那樣真正的賢者。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于古代君子精神的贊美和思考。顏巷和顏井象征著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雖然時光已久,但它們仍然存在。通過描述廢棄的床榻、古磚上的苔痕和重新引動水缸的場景,表達了古代君子在物質和舒適方面的奮斗與追求,以及他們對精神境界和自我完善的追求。通過引用阮籍和嵇康作為例子,強調了他們追求真正的內心滿足和智慧的精神,與追逐富貴和物質享受形成對比。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古代君子的境遇和思考,表達了蘇轍對于純粹精神追求的推崇和思索。同時,詩中的反問和嘆息,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境況的無奈和憂慮,《寄題孔氏顏樂亭》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顏巷久已空,顏井固不遷。
顏巷已經久已荒廢,顏井卻依然存在。
荊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茂盛的荊棘和蔓草掩蓋著,其中隱藏著一眼百尺深的泉水。
誰復飲此水,裹飯耕廢田,
有誰再來飲用這水,裹著飯食來耕作廢棄的田地,
有賢孔氏孫,芟夷發清源。
有著聰明才智的孔氏后裔,來清理荊棘,開辟清泉。
廢床見緶刻,古甃昏苔痕。
廢棄的床榻上還可見到編織的痕跡,古老的瓦礫上長滿了昏暗的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歲忽復然。
重新引動水缸,用瓢和酒壺裝滿,千年的歲月突然又回歸。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獨難。
嘆哉,古代的君子們,如今只有孤獨難耐。
口腹不擇味,四體不擇安。
不求口腹之欲,不拘泥于四肢之安逸。
遇物一皆可,孰為我憂患。
遇到任何事物都能接受,哪個會成為我困擾之事?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鍛。
阮籍不忘酒,嵇康不忘鍛煉。
欲忘富貴樂,托物僅自完。
他們想要忘卻富貴的享樂,只寄托于物品才能滿足自己。
無托中自得,嗟哉彼誠賢。
然而,內心的滿足源于無需寄托,嘆哉,那樣真正的賢者。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古代君子精神的贊美和思考。顏巷和顏井象征著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雖然時光已久,但它們仍然存在。通過描述廢棄的床榻、古磚上的苔痕和重新引動水缸的場景,表達了古代君子在物質和舒適方面的奮斗與追求,以及他們對精神境界和自我完善的追求。通過引用阮籍和嵇康作為例子,強調了他們追求真正的內心滿足和智慧的精神,與追逐富貴和物質享受形成對比。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古代君子的境遇和思考,表達了蘇轍對于純粹精神追求的推崇和思索。同時,詩中的反問和嘆息,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境況的無奈和
“無托中自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kǒng shì yán lè tíng
寄題孔氏顏樂亭
yán xiàng jiǔ yǐ kōng, yán jǐng gù bù qiān.
顏巷久已空,顏井固不遷。
jīng zhēn yì màn cǎo, zhōng yǒu bǎi chǐ quán.
荊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shuí fù yǐn cǐ shuǐ, guǒ fàn gēng fèi tián, yǒu xián kǒng shì sūn, shān yí fā qīng yuán.
誰復飲此水,裹飯耕廢田,有賢孔氏孫,芟夷發清源。
fèi chuáng jiàn biàn kè, gǔ zhòu hūn tái hén.
廢床見緶刻,古甃昏苔痕。
yǐn gāng zhù piáo zūn, qiān suì hū fù rán.
引缸注瓢樽,千歲忽復然。
jiē zāi gǔ jūn zǐ, zhì cǐ liáng dú nán.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獨難。
kǒu fù bù zé wèi, sì tǐ bù zé ān.
口腹不擇味,四體不擇安。
yù wù yī jiē kě, shú wèi wǒ yōu huàn.
遇物一皆可,孰為我憂患。
ruǎn shēng wèi wàng jiǔ, jī shēng wèi wàng duàn.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鍛。
yù wàng fù guì lè, tuō wù jǐn zì wán.
欲忘富貴樂,托物僅自完。
wú tuō zhōng zì dé, jiē zāi bǐ chéng xián.
無托中自得,嗟哉彼誠賢。
“無托中自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