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上春蘭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澧上春蘭早”全詩
風裹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逢章戶掾赴澧州》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逢章戶掾赴澧州》是蘇轍所寫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船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風裹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逢章戶掾赴澧州的心境和所見所感。詩人坐在狹窄的江船上,卻不覺得厭倦,因為只有船窄才能適應行船的需要。風吹著船帆,船只先行,輕盈地越過灘頭。詩人迎接親友時沒有任何不快的地方,官職的待遇勝過自己親自耕種。澧州的春蘭開得早,令人感慨生命的不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旅途和所見所感,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江船不厭窄,船窄始宜行”一句,通過對狹窄的江船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豁達心態和對逆境的接受。在困難和限制之中,詩人依然能夠發現生活的美好和意義。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官職待遇的感慨。詩人認為,接待親友的宴席勝過自己辛勤勞作的田園生活,暗示了官員們享受特權的現實。
最后的兩句“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通過描寫澧州早春的景物,詩人傳達了對不公和命運的感慨。春蘭開得早,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對它們并不公平,這也暗喻了生命中的不公平和不幸。
這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通過對細小事物的描繪,折射出人生百態和社會現實,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澧上春蘭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g zhāng hù yuàn fù lǐ zhōu
逢章戶掾赴澧州
jiāng chuán bù yàn zhǎi, chuán zhǎi shǐ yí xíng.
江船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fēng guǒ zhǎng xiān guò, tān tóu yī bèi qīng.
風裹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yíng qīn wú è chù, lù yǎng shèng gōng gēng.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
lǐ shàng chūn lán zǎo, yóu kān diào qū shēng.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澧上春蘭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