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里諸親別來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里諸親別來久”全詩
高樹夕陽連古巷,菊花梨葉滿荒渠。
秋山近處行過寺,夜雨寒時起讀書。
帝里諸親別來久,豈知王粲愛樵漁。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秋中過獨孤郊居(即公主子)》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中過獨孤郊居(即公主子)》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開園過水到郊居,
共引家童拾野蔬。
高樹夕陽連古巷,
菊花梨葉滿荒渠。
秋山近處行過寺,
夜雨寒時起讀書。
帝里諸親別來久,
豈知王粲愛樵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盧綸在秋天過境獨孤郊居(即公主子)的景象。他開園過水來到這個僻靜的鄉村住所,與家中的仆童一同采摘野菜。夕陽映照下,高大的樹木連綿著古老的巷道,菊花盛開,梨樹的葉子遍布在荒廢的渠道上。秋山近在眼前,他曾經經過一座寺廟。夜晚的寒雨中,他起身讀書。在皇宮里的親人離別已久,卻不知道王粲喜愛樵漁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行為,展現了一種離塵世、追求寧靜的生活態度。詩人選擇了一個僻靜的郊居作為自己的居所,遠離喧囂的都市生活,享受大自然的寧靜和美景。詩人與家中的仆童一同采摘野蔬,顯示了詩人親近自然、追求簡樸的生活態度。
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富有畫面感,高大的樹木將夕陽的余暉引入古巷,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菊花盛開,梨樹葉落滿荒廢的渠道,展示了秋天的景色。這些描寫細膩而富有詩意,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詩的后半部分揭示了詩人的修身養性之態。他曾經路過一座寺廟,表明他對宗教信仰的接觸,并在夜雨寒時起身讀書,展示了他追求知識的精神和對文化的熱愛。
最后兩句提到了詩人在皇宮中的親人已經離別已久,然而他們并不了解詩人選擇了遠離塵囂的生活方式。這種對王粲的贊美暗示了詩人對王粲的崇敬和對自己獨立個性的堅持。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詩人行為的描寫,以及對離塵世、追求寧靜生活的態度的表達,展現了盧綸追求自由、追求寧靜的人生理想。同時,詩中寄托了對知識和文化的熱愛,以及對自己獨立個性的堅持。
“帝里諸親別來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zhōng guò dú gū jiāo jū jí gōng zhǔ zi
秋中過獨孤郊居(即公主子)
kāi yuán guò shuǐ dào jiāo jū, gòng yǐn jiā tóng shí yě shū.
開園過水到郊居,共引家童拾野蔬。
gāo shù xī yáng lián gǔ xiàng,
高樹夕陽連古巷,
jú huā lí yè mǎn huāng qú.
菊花梨葉滿荒渠。
qiū shān jìn chù xíng guò sì, yè yǔ hán shí qǐ dú shū.
秋山近處行過寺,夜雨寒時起讀書。
dì lǐ zhū qīn bié lái jiǔ, qǐ zhī wáng càn ài qiáo yú.
帝里諸親別來久,豈知王粲愛樵漁。
“帝里諸親別來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