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山龍老不安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邢山龍老不安眠”全詩
麥生三寸未覆垅,雨過一犁初及泉。
深愧貧民饑欲死,可憐肉食坐稱賢。
南齋遺老知尤幸,湯餅黃齏又一年。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春旱彌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旱彌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是宋代文學家蘇轍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天旱季,聽到火災的消息,
邢山的老龍不得安眠。
麥苗只有三寸高,
雨水才剛剛觸及泉水。
深感愧疚,窮苦的百姓饑餓欲死,
可憐那些坐享美食的賢人。
南齋的老人們更加幸運,
湯餅和黃齏又過了一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旱季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貧民的同情和愧疚之情,以及對享受優越生活的賢人的批判。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旱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邢山老龍的描寫,暗示了旱情的嚴重程度。麥苗的短小和泉水的干涸,更加凸顯了干旱的嚴重性。作者表達了對貧民痛苦的同情之情,認為他們饑餓到了想要死去的地步。與此同時,作者也對那些坐享美食的賢人表示不滿和批判。最后,詩詞以南齋的老人們的幸運為結尾,暗示了社會階層的不公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旱景象的描寫,展現了蘇轍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思考。他以麥苗和泉水的狀況,寓意著人們生活的困頓和艱難。在貧富差距明顯的社會中,作者對貧民的饑餓和痛苦表達了同情之情,并通過對賢人的批判,呼吁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南齋的老人們的幸運,可以理解為社會中一些特權階層的存在,暗示了社會階層的不公和不平等。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關注,呼吁人們關注弱勢群體的痛苦,并反思社會中的不公和不平等現象。
“邢山龍老不安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hàn mí yuè jùn rén qǔ shuǐ xíng shān èr yuè wǔ rì shuǐ rù chéng ér yǔ
春旱彌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
chūn hàn shí wén niè huǒ rán, xíng shān lóng lǎo bù ān mián.
春旱時聞孽火然,邢山龍老不安眠。
mài shēng sān cùn wèi fù lǒng, yǔ guò yī lí chū jí quán.
麥生三寸未覆垅,雨過一犁初及泉。
shēn kuì pín mín jī yù sǐ, kě lián ròu shí zuò chēng xián.
深愧貧民饑欲死,可憐肉食坐稱賢。
nán zhāi yí lǎo zhī yóu xìng, tāng bǐng huáng jī yòu yī nián.
南齋遺老知尤幸,湯餅黃齏又一年。
“邢山龍老不安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