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賞遍諸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延賞遍諸孫”全詩
官清貧似舊,名重歿猶存。
臺閣傳遺懿,交游拭淚痕。
君恩不改故,延賞遍諸孫。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傅銀青挽詞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傅銀青挽詞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丹旐國西門,茅廬濟水深。
官清貧似舊,名重歿猶存。
臺閣傳遺懿,交游拭淚痕。
君恩不改故,延賞遍諸孫。
譯文:
紅旗飄揚在國家的西門,茅屋坐落在深水之濱。
官職雖清貧如故,名聲卻因死而長存。
帝王宮闕流傳著傅銀青的美德,朋友們擦去淚痕。
君主的恩寵未曾改變,獎賞延及所有子孫。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挽傅銀青的作品,傅銀青是蘇轍的朋友,也是一位杰出的官員。詩中表達了蘇轍對傅銀青的懷念和贊美之情。首先,詩人描繪了傅銀青生前的身份和環境,他雖然官職清貧,住在茅廬,但他的品德和聲望依然在人們心中存留。其次,詩人提到傅銀青的美德和貢獻在朝廷中得到了傳承,朋友們也為他的離世而悲傷。最后,詩人表達了傅銀青受到君主鐘愛的情況,他的獎賞延及了所有的后代子孫。
賞析:
這首詩詞以傅銀青的生平和遺留下來的美德為中心,展現了蘇轍對他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簡潔明快的詞句,將傅銀青的清廉貧困和名聲永存的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傅銀青雖然身份卑微,但他的品德和貢獻卻受到了朝廷和朋友們的贊譽和傳承。詩人用"交游拭淚痕"表達了朋友們對傅銀青的離世感到悲傷,同時也展示了傅銀青在朋友圈中的高尚品格。最后,詩人提到君主對傅銀青的賞識和延續的恩寵,顯示了傅銀青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并且他的后代子孫也因此受到了嘉獎。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傅銀青的敬意和懷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傅銀青高尚的品德和對朋友的深厚影響。通過樸素而有力的詞句,詩人成功地傳遞了對傅銀青的贊美和對他在人們心中地位的肯定。
“延賞遍諸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ín qīng wǎn cí èr shǒu
傅銀青挽詞二首
dān zhào guó xī mén, máo lú jì shuǐ shēn.
丹旐國西門,茅廬濟水深。
guān qīng pín shì jiù, míng zhòng mò yóu cún.
官清貧似舊,名重歿猶存。
tái gé chuán yí yì, jiāo yóu shì lèi hén.
臺閣傳遺懿,交游拭淚痕。
jūn ēn bù gǎi gù, yán shǎng biàn zhū sūn.
君恩不改故,延賞遍諸孫。
“延賞遍諸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