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濕紅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細雨濕紅妝”全詩
官池無禁約,野艇得飛揚。
浪泛歌聲遠,花浮酒氣香。
晚風歸棹急,細雨濕紅妝。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寒食游南湖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游南湖三首》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寒食節期間游覽南湖的景色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繞郭春水滿,
被堤新柳黃。
官池無禁約,
野艇得飛揚。
浪泛歌聲遠,
花浮酒氣香。
晚風歸棹急,
細雨濕紅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在寒食節期間游覽南湖的景色和感受。首先,詩的開頭寫道“繞郭春水滿”,意味著湖水圍繞著城郭,春水蓬勃而充滿生機。接著,描述了堤岸上嫩綠的新柳,點綴著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片明亮的黃色。這里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氣息。
接下來,詩中提到“官池無禁約,野艇得飛揚”。這句話意味著在這個節日里,官方的禁令沒有限制人們的行動,野艇可以自由地馳騁湖上。這表達了作者在寒食節期間自由自在、暢快游玩的心情。
之后,詩中出現了“浪泛歌聲遠,花浮酒氣香”。這里描繪了湖面上波浪起伏,遠處傳來歌聲,花朵漂浮在湖上,酒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這一系列描寫展示了游覽南湖時的熱鬧和歡樂氛圍。
最后兩句“晚風歸棹急,細雨濕紅妝”,描述了晚風吹拂著船只急速歸航,細雨濕透了人們的衣衫。這里通過描寫天氣的變化,表達了游覽結束的情景和離別的感受。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寒食節期間游覽南湖的歡樂和離別的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春天和自由的向往,同時也傳遞了游覽結束后的離愁別緒。
“細雨濕紅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yóu nán hú sān shǒu
寒食游南湖三首
rào guō chūn shuǐ mǎn, bèi dī xīn liǔ huáng.
繞郭春水滿,被堤新柳黃。
guān chí wú jìn yuē, yě tǐng dé fēi yáng.
官池無禁約,野艇得飛揚。
làng fàn gē shēng yuǎn, huā fú jiǔ qì xiāng.
浪泛歌聲遠,花浮酒氣香。
wǎn fēng guī zhào jí, xì yǔ shī hóng zhuāng.
晚風歸棹急,細雨濕紅妝。
“細雨濕紅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