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蕩春心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波蕩春心起”全詩
柳斜低系纜,草綠薦傾壺。
波蕩春心起,風吹酒力無。
冠裳強包裹,半醉遣誰扶。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寒食游南湖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游南湖三首》是蘇轍的作品,描繪了他在寒食節期間游覽南湖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攜手臨池路,時逢賣酒壚。
手牽手,來到池邊小路,正遇上擺賣酒的攤位。
柳斜低系纜,草綠薦傾壺。
垂柳向一側傾斜,系在船上的繩子下垂,青草綠樹間傾斜著酒壺。
波蕩春心起,風吹酒力無。
湖水波蕩,引起了春天的情感,風吹來卻無法醉倒。
冠裳強包裹,半醉遣誰扶。
衣冠整齊地包裹身體,半醉之時不需要別人攙扶。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寒食節游覽南湖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在春天的氣息中感受到的愉悅和放松。詩中的攜手臨池路,描繪了作者與伴侶一同賞景的情景,展示了親密和友愛的關系。賣酒壚和薦傾壺,展示了作者在游覽途中的一種隨性和放松的態度,他能夠在自然景色和美酒的陪伴下感受到春天的心動。
詩中的波蕩春心起,表達了作者因湖水波動而引發的情感激蕩,而風吹酒力無則強調了作者并非因酒而醉,而是因為大自然的美景和春天的氣息而陶醉。最后兩句冠裳強包裹,半醉遣誰扶,則體現了作者的自立和堅強,即使半醉也能獨自行走,不需要他人的攙扶。
整體上,《寒食游南湖三首》通過對春天游覽南湖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在自然景色和美酒的陪伴下感受到的愉悅和放松,以及他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獨立態度。這首詩詞體現了蘇轍細膩的感受力和對自然美的熱愛。
“波蕩春心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yóu nán hú sān shǒu
寒食游南湖三首
xié shǒu lín chí lù, shí féng mài jiǔ lú.
攜手臨池路,時逢賣酒壚。
liǔ xié dī xì lǎn, cǎo lǜ jiàn qīng hú.
柳斜低系纜,草綠薦傾壺。
bō dàng chūn xīn qǐ, fēng chuī jiǔ lì wú.
波蕩春心起,風吹酒力無。
guān shang qiáng bāo guǒ, bàn zuì qiǎn shuí fú.
冠裳強包裹,半醉遣誰扶。
“波蕩春心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