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歸鴉自識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暮歸鴉自識村”全詩
舊宅居人無姓尹,深山道士即為孫。
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歸鴉自識村。
君欲留身記幽寂,直將山外比羌渾。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樓觀》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樓觀》
神仙避世守關門,
一世沉埋百世尊。
舊宅居人無姓尹,
深山道士即為孫。
天寒游客常逢雪,
日暮歸鴉自識村。
君欲留身記幽寂,
直將山外比羌渾。
中文譯文:
神仙避世守關門,
一世沉埋百世尊。
舊宅居人無姓尹,
深山道士即為孫。
天寒游客常遇到雪,
日暮時烏鴉自己認識村莊。
如果你想留下身心來記住幽寂,
就應將山外的事物與羌人混為一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創作的《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系列中的一首,名為《樓觀》。詩中描繪了一個神秘的山間景象,以及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追求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心境。
首先,詩人描述了一位神仙避世守門的形象,這位神仙隱居于深山之中,遠離塵囂,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境界中。他不問世事,不沾染塵埃,平凡的人們對他尊敬備至。
接著,詩人提到了游客在天寒時常常遇到的雪景。寒冷的天氣和白雪覆蓋的山間景色營造出一種寂靜的氛圍。日暮時,烏鴉飛回自己的村莊,這也是人們熟悉的景象。這一描寫進一步強調了山中的寧靜和與世隔絕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寄托。他告誡讀者要珍惜這種幽靜的心境,與外界的喧囂和紛擾保持一定的距離。他用"將山外比羌渾"的比喻來表示將自己與喧囂的塵世隔離開來,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中寧靜的景象和人們對超脫塵世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寧靜和超越塵世的追求,以及對個體內心自由的思考和反思。這種追求和思考在宋代文人士人中較為常見,也是詩人蘇轍對于人生境界的一種思索和表達。
“日暮歸鴉自識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i zhān sān yóu nán shān jiǔ shǒu qí yī lóu guān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樓觀
shén xiān bì shì shǒu guān mén, yī shì chén mái bǎi shì zūn.
神仙避世守關門,一世沉埋百世尊。
jiù zhái jū rén wú xìng yǐn, shēn shān dào shì jí wéi sūn.
舊宅居人無姓尹,深山道士即為孫。
tiān hán yóu kè cháng féng xuě, rì mù guī yā zì shí cūn.
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歸鴉自識村。
jūn yù liú shēn jì yōu jì, zhí jiāng shān wài bǐ qiāng hún.
君欲留身記幽寂,直將山外比羌渾。
“日暮歸鴉自識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