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止為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芬芳止為人”全詩
移根近談笑,得土長精神。
榮悴非由爾,芬芳止為人。
庭西井泉好,汲灌每躬親。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南堂新甃花壇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南堂新甃花壇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亂竹侵紅藥,
病花羞晚春。
移根近談笑,
得土長精神。
榮悴非由爾,
芬芳止為人。
庭西井泉好,
汲灌每躬親。
中文譯文:
亂竹侵入紅藥,
病花羞愧晚春。
移根靠近談笑之處,
得到土壤滋養,精神倍增。
榮華和悴落,并非由你所決定,
芬芳和衰敗只是人生的常態。
庭院西邊的井水清甜,
每次汲水都親力親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南堂新甃花壇的景象和其中蘊含的意義。首先,詩中提到的"亂竹"和"紅藥"映襯出花壇的景色,亂竹侵入花壇,紅藥花雖然在晚春時節開放,卻因為竹子的干擾而顯得羞愧。這種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花壇的關注和細膩的情感描寫。
接著,詩中表達了花壇移根近談笑之處的含義。花壇靠近人們聚會談笑的地方,意味著作者希望人們的歡聲笑語能夠為花壇帶來生機和滋養。作者通過移根的形象,寓意人們的歡樂和活力能夠為花壇注入新的精神。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用"榮悴非由爾,芬芳止為人"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詩中的"榮悴"指的是生命的興盛和衰敗,而這并非完全由個人所能決定。"芬芳"和"衰敗"只是人生的常態,人們應當接受和珍惜生命的變遷和流轉。
最后,詩中提到庭院西邊的井泉,作者親自汲水灌溉花壇。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花壇的關懷和細心呵護。通過井泉的形象,詩中蘊含了對生命的關愛和呵護,以及對生活中瑣碎細節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南堂新甃花壇的景色和其中的情感,表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贊美。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遞了珍惜生命、關愛他人和細心呵護的價值觀。
“芬芳止為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táng xīn zhòu huā tán èr shǒu
南堂新甃花壇二首
luàn zhú qīn hóng yào, bìng huā xiū wǎn chūn.
亂竹侵紅藥,病花羞晚春。
yí gēn jìn tán xiào, dé tǔ zhǎng jīng shén.
移根近談笑,得土長精神。
róng cuì fēi yóu ěr, fēn fāng zhǐ wéi rén.
榮悴非由爾,芬芳止為人。
tíng xī jǐng quán hǎo, jí guàn měi gōng qīn.
庭西井泉好,汲灌每躬親。
“芬芳止為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