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藏渾忘日東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迷藏渾忘日東西”全詩
江流入海情無限,莫雨連山醉似泥。
夢里興亡應未覺,後來愁思獨難齊。
只堪留作游觀地,看遍峰巒處處低。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揚州五吟其四摘星亭》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揚州五吟其四摘星亭》是蘇轍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闕角孤高特地迷,
迷藏渾忘日東西。
江流入海情無限,
莫雨連山醉似泥。
夢里興亡應未覺,
后來愁思獨難齊。
只堪留作游觀地,
看遍峰巒處處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揚州的景色,并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感慨。詩中通過描寫高聳的摘星亭和江水流入大海,表達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無限的情感。詩人借雨水打濕山巒,形容自然的醉人美景。詩人在夢中不覺得興亡和變遷,但在后來的思考中,愁思獨自難以平復。最后,詩人將這些景色和情感留作游覽之地,感嘆山巒無論到哪里都顯得低微。
賞析:
這首詩以揚州的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寫摘星亭、江水和山巒,展現了一幅優美壯麗的畫面。詩人運用意象描寫,將雨水打濕的山巒比喻為醉人的美景,給人以視覺和感官上的享受。詩人通過表達夢境中的無覺興亡和后來的愁思難齊,反映了人生的矛盾和無常。最后,詩人將這些景色和情感留作游覽之地,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感慨,以及對人生變幻的思考。
整首詩詞情感豐富,意境深遠。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詩人傳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領悟。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表現力。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深厚的文學造詣和獨特的寫作風格,在宋代文學中具有重要地位。
“迷藏渾忘日東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zhōu wǔ yín qí sì zhāi xīng tíng
揚州五吟其四摘星亭
quē jiǎo gū gāo tè dì mí, mí cáng hún wàng rì dōng xī.
闕角孤高特地迷,迷藏渾忘日東西。
jiāng liú rù hǎi qíng wú xiàn, mò yǔ lián shān zuì shì ní.
江流入海情無限,莫雨連山醉似泥。
mèng lǐ xīng wáng yīng wèi jué, hòu lái chóu sī dú nán qí.
夢里興亡應未覺,後來愁思獨難齊。
zhǐ kān liú zuò yóu guān dì, kàn biàn fēng luán chǔ chù dī.
只堪留作游觀地,看遍峰巒處處低。
“迷藏渾忘日東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