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顧顛名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顧顛名丑”全詩
經營妙在心,舒卷功隨手。
惟茲逸群氣,扶駕須斗酒。
作堂名醉墨,揮灑動墻牖。
安得濁酒池,淋漓看濡首。
但取繼張君,莫顧顛名丑。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石蒼舒醉墨堂》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蒼舒醉墨堂》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君得書法,弄筆歲月久。
經營妙在心,舒卷功隨手。
惟茲逸群氣,扶駕須斗酒。
作堂名醉墨,揮灑動墻牖。
安得濁酒池,淋漓看濡首。
但取繼張君,莫顧顛名丑。
譯文:
石君擅長書法,玩弄筆墨多年。
他的技藝取決于內心的經營,自如地展開,功力自然而然地隨手而來。
唯有在這種自由自在的氛圍中,才能驅動他的創作,需要斗酒來助興。
他的書齋名為“醉墨堂”,在這里揮灑墨水,墻壁和窗戶都被他的作品所點染。
如果能有一個泛濫的酒池,讓他盡情沉浸其中,那將更加暢快地欣賞他的作品。
只需繼承前輩張先生的精神,不要過于在意名譽和外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蘇轍筆下的石君,一個擅長書法的人。他經過多年的練習和鉆研,成就了卓越的技藝。蘇轍贊美石君的書法不僅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內心的流露和情感的表達。
詩中提到的“經營妙在心”表明石君的書法之所以出色,是因為他將心思和情感融入其中。他的筆法靈動自如,功力自然流露。他在創作時需要一種逸散的氛圍,因此需要酒來激發創作的靈感和情緒。
蘇轍以“醉墨堂”來形容石君的書齋,顯示出他在書法創作中的豪放和灑脫。石君在這個堂中揮灑墨水,墻壁和窗戶都被他的作品所點染,這種場景象征著他的創作之力和影響力。
詩的最后兩句提到“濁酒池”和“繼張君”。濁酒池指的是一種渾濁的酒池,暗示了石君希望能有一個可以盡情沉浸的環境,以便更好地創作。而“繼張君”則代表著石君希望能繼承前輩張先生的精神和創作風格,而不是追求虛名和世俗的美丑標準。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石君的書法才華和創作追求,同時也表達了蘇轍對于真正藝術追求的態度,強調內心的真摯和情感的自由流露。
“莫顧顛名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cāng shū zuì mò táng
石蒼舒醉墨堂
shí jūn dé shū fǎ, nòng bǐ suì yuè jiǔ.
石君得書法,弄筆歲月久。
jīng yíng miào zài xīn, shū juàn gōng suí shǒu.
經營妙在心,舒卷功隨手。
wéi zī yì qún qì, fú jià xū dǒu jiǔ.
惟茲逸群氣,扶駕須斗酒。
zuò táng míng zuì mò, huī sǎ dòng qiáng yǒu.
作堂名醉墨,揮灑動墻牖。
ān dé zhuó jiǔ chí, lín lí kàn rú shǒu.
安得濁酒池,淋漓看濡首。
dàn qǔ jì zhāng jūn, mò gù diān míng chǒu.
但取繼張君,莫顧顛名丑。
“莫顧顛名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