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柳搖山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柳搖山色”全詩
菊殘知節過,荷盡覺池深。
疏柳搖山色,青苔遍竹陰。
猶嫌進官道,轣轆聽車音。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過登封閻氏園》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登封閻氏園》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暑尚煩襟,
林泉凈客心。
菊殘知節過,
荷盡覺池深。
疏柳搖山色,
青苔遍竹陰。
猶嫌進官道,
轣轆聽車音。
中文譯文:
秋天的酷暑依然令人感到煩躁,
在林間泉邊,清凈了游人的心。
菊花凋謝,知道秋天已經過去,
荷花凋零,感覺池塘變得更加深遠。
稀疏的柳樹搖曳在山色之間,
青苔遍布在竹林的陰影下。
我仍然不喜歡蜿蜒前進的官道,
耳邊傳來車輛的輪軋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登封閻氏園的一番感受和心境。詩人身處秋天的酷暑之中,感到煩躁不安,但當他來到閻氏園的林間泉邊時,周圍的景色和清凈的氛圍卻使他的心情平靜下來。
詩中提到了菊花凋謝和荷花凋零,暗示著秋天已經過去,冬天的臨近。這讓詩人感受到池塘的深遠和寧靜。他看到稀疏的柳樹在山色中搖曳,青苔遍布在竹林的陰影下,這些景色給他帶來了一種寧靜和涼爽的感覺。
然而,盡管身處如此美麗的環境中,詩人仍然不喜歡進入擁擠喧囂的官道,他能聽到車輛的輪軋聲。這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不滿,他更喜歡遠離喧囂,沉浸在自然的靜謐之中。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自然環境和表達詩人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喧囂世俗的厭倦。同時,通過對秋天的描繪,也呈現出季節更迭和人生變遷的意象。這首詩詞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索。
“疏柳搖山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dēng fēng yán shì yuán
過登封閻氏園
qiū shǔ shàng fán jīn, lín quán jìng kè xīn.
秋暑尚煩襟,林泉凈客心。
jú cán zhī jié guò, hé jǐn jué chí shēn.
菊殘知節過,荷盡覺池深。
shū liǔ yáo shān sè, qīng tái biàn zhú yīn.
疏柳搖山色,青苔遍竹陰。
yóu xián jìn guān dào, lì lù tīng chē yīn.
猶嫌進官道,轣轆聽車音。
“疏柳搖山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