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清時言事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作清時言事官”全詩
早依蓮社塵緣少,新就草堂歸計安。
富貴暫時朝露過,江山故國水精寒。
宦游従此知多事,收取《楞伽》靜處看。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送青州簽判俞退翁致仕還湖州》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青州簽判俞退翁致仕還湖州》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作清時言事官,
海邦那復久盤桓。
早依蓮社塵緣少,
新就草堂歸計安。
富貴暫時朝露過,
江山故國水精寒。
宦游従此知多事,
收取《楞伽》靜處看。
詩意:
這首詩是蘇轍送別俞退翁,祝他退休后回湖州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退翁官場生涯的思考和對后半生的祝福。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寫道:“不作清時言事官,海邦那復久盤桓。”這里指的是俞退翁在官場上一直忠于職守,不與時事紛擾,不追求權勢,保持清正廉潔的態度。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退翁的敬佩之情。
下文寫到:“早依蓮社塵緣少,新就草堂歸計安。”這里表達了俞退翁早年依附佛教蓮社修行,與塵世的紛擾少有干擾,后來回歸到自己的草堂安享晚年的意愿。
接下來的兩句:“富貴暫時朝露過,江山故國水精寒。”表達了富貴權勢只是短暫的如朝露一般,而江山故國卻冷漠無情,這是對官場現實的感慨和對俞退翁的囑咐之詞。
最后兩句:“宦游従此知多事,收取《楞伽》靜處看。”寫道俞退翁退休后可以從宦海中解脫出來,專心研讀佛經《楞伽經》,在靜謐的環境中思考人生,領悟更深的道理。
整首詩以蘇轍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俞退翁正直守道的贊賞,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官場虛浮和功名利祿的深思。通過對退翁的祝福,詩人向讀者傳達了追求內心寧靜和真理的價值觀。
“不作清時言事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īng zhōu qiān pàn yú tuì wēng zhì shì hái hú zhōu
送青州簽判俞退翁致仕還湖州
bù zuò qīng shí yán shì guān, hǎi bāng nà fù jiǔ pán huán.
不作清時言事官,海邦那復久盤桓。
zǎo yī lián shè chén yuán shǎo, xīn jiù cǎo táng guī jì ān.
早依蓮社塵緣少,新就草堂歸計安。
fù guì zàn shí zhāo lù guò, jiāng shān gù guó shuǐ jīng hán.
富貴暫時朝露過,江山故國水精寒。
huàn yóu cóng cǐ zhī duō shì, shōu qǔ léng jiā jìng chù kàn.
宦游従此知多事,收取《楞伽》靜處看。
“不作清時言事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