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相看各滿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發相看各滿梳”全詩
遍閱諸生非有道,最憐能賦似相如。
青衫共笑方持板,白發相看各滿梳。
暫免百憂趨長吏,勉調三寸事新書。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送蔣夔赴代州教授》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蔣夔赴代州教授》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游太學十年初,
猶見胡公豈弟余。
遍閱諸生非有道,
最憐能賦似相如。
青衫共笑方持板,
白發相看各滿梳。
暫免百憂趨長吏,
勉調三寸事新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送別朋友蔣夔赴代州教授的情景。詩人回憶起自己在太學中度過的十年時光,仍然記得胡公,不禁感嘆他與自己相交如兄弟。蘇轍回顧了那些閱讀過的學生,發現其中并非都具備真正的道德修養,唯獨欣賞能夠有才華像相如那樣的人。他們穿著青衫一起笑談,盡管白發已經滿頭,但彼此仍然互相傾慕。此時,他們暫時擺脫了百憂,不再急于追逐官場的功名利祿,而是鼓勵彼此專心致志地從事學術研究,撰寫出新的著作。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學術的熱愛。蘇轍通過回憶太學時光,展現了對友情和才華的敬重。他贊賞那些有才華的學生,將他們與歷史上的相如相提并論,顯示了對文學的崇高追求。詩中的青衫笑談和白發相看各滿梳的描寫,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友人之間深厚的情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不再追求功名利祿,而是鼓勵友人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寫下新的著作。整首詩詞寄托了詩人對友情和學術的真摯情感,以及對傳承和發展學問的期盼。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轍對友情和學術的熱愛,并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他對友人未來學術道路的祝福和期待。同時,詩中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將學術研究視為更為崇高的追求。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具有時代背景下的思想內涵,展現了蘇轍的文學才華和思想境界。
“白發相看各滿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ǎng kuí fù dài zhōu jiào shòu
送蔣夔赴代州教授
yì yóu tài xué shí nián chū, yóu jiàn hú gōng qǐ dì yú.
憶游太學十年初,猶見胡公豈弟余。
biàn yuè zhū shēng fēi yǒu dào, zuì lián néng fù shì xiàng rú.
遍閱諸生非有道,最憐能賦似相如。
qīng shān gòng xiào fāng chí bǎn, bái fà xiāng kàn gè mǎn shū.
青衫共笑方持板,白發相看各滿梳。
zàn miǎn bǎi yōu qū zhǎng lì, miǎn diào sān cùn shì xīn shū.
暫免百憂趨長吏,勉調三寸事新書。
“白發相看各滿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