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候公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年候公書”全詩
十日留公談,欲作白蓮會。
〈筠州無可語者,往還但一二僧耳。
〉匏瓜一遭系,賣酒長不在。
夜歸步江漘,明月照清瀨。
心開忽自得,語異竟非背。
〈音倍。
〉一尊談人間,萬事寂寥外。
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礙。
何年真耦耕,舉世無此大。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行至奉新見寄》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次韻子瞻行至奉新見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年候公書,長視飛鴻背。
我等了四年才等到您的書信,卻只能看到飛鴻的背影離去。
十日留公談,欲作白蓮會。
十天的時間里,期待與您留下來談話,共同舉行一個純潔的會面。
〈筠州無可語者,往還但一二僧耳。〉
〈在筠州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只有一兩位僧人來往。〉
在筠州,我沒有找到可以交談的人,只有一兩位僧人來往。
匏瓜一遭系,賣酒長不在。
我的葫蘆被系住了,無法賣酒,生活一直不得安寧。
夜歸步江漘,明月照清瀨。
夜晚回家經過江漘,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清澈的水面上。
心開忽自得,語異竟非背。〈音倍。〉
心情舒暢,忽然自得,言語變得不再是背離的。
一尊談人間,萬事寂寥外。
一壺酒與您共談人世,超越了萬事萬物的寂寥。
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礙。
想要與您一同行走千里,但是我的官職成為了阻礙。
何年真耦耕,舉世無此大。
何時才能真正地與您一同耕耘,這世上再也沒有比這更偉大的事情了。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他期待與朋友見面,舉行一場純潔的會面,但卻感到孤獨和無奈。他的生活受到了一些困擾,無法順利經營酒業。然而,當他回家的時候,夜晚的江漘和明亮的月光給他帶來了一些寧靜和欣喜。他感到心情開朗,言語也變得真實而非虛偽。他希望能與友人分享人世間的真實,超越一切寂寥和煩惱。然而,他的官職成為了限制,使得他無法與友人一同行走千里。他思考著何時才能真正地與友人一起努力,這樣的偉大事情在世間是罕見的。
這首詩詞通過對友誼和人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思考。蘇轍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自己的境遇和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凸顯了他內心的情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值得欣賞和品味。
“四年候公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xíng zhì fèng xīn jiàn jì
次韻子瞻行至奉新見寄
sì nián hòu gōng shū, zhǎng shì fēi hóng bèi.
四年候公書,長視飛鴻背。
shí rì liú gōng tán, yù zuò bái lián huì.
十日留公談,欲作白蓮會。
yún zhōu wú kě yǔ zhě, wǎng huán dàn yī èr sēng ěr.
〈筠州無可語者,往還但一二僧耳。
páo guā yī zāo xì, mài jiǔ zhǎng bù zài.
〉匏瓜一遭系,賣酒長不在。
yè guī bù jiāng chún, míng yuè zhào qīng lài.
夜歸步江漘,明月照清瀨。
xīn kāi hū zì dé, yǔ yì jìng fēi bèi.
心開忽自得,語異竟非背。
yīn bèi.
〈音倍。
yī zūn tán rén jiān, wàn shì jì liáo wài.
〉一尊談人間,萬事寂寥外。
yù tóng qiān lǐ xíng, nài cǐ yī guān ài.
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礙。
hé nián zhēn ǒu gēng, jǔ shì wú cǐ dà.
何年真耦耕,舉世無此大。
“四年候公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