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知有新年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人知有新年喜”全詩
都人知有新年喜,爭看琱輿金鳳凰。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上元扈從觀燈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瞻上元扈從觀燈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虜去邊城少奏章,
雪殘中禁罷焚香。
都人知有新年喜,
爭看琱輿金鳳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上元節時人們觀燈的熱鬧景象。詩人蘇轍通過描寫邊城虜敵已經離去、雪已經融化、宮禁已經解除等事實,表達了春節時節的喜慶和歡樂。他描述了城中的人們都知道新年帶來了喜悅,爭相觀賞裝飾華麗的琱輿和金鳳凰燈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上元節的喜慶氛圍,通過反映城市中的繁忙景象和人們對盛大燈會的期待,展現了節日的歡樂氣氛。首句"虜去邊城少奏章"表達了邊境虜敵已經離去,邊城已恢復平靜的景象。接著,詩人提到"雪殘中禁罷焚香",描述了雪已經融化,宮禁已經解除,人們放下了繁重的工作,開始準備慶祝新年。第三句"都人知有新年喜",表達了城市中的人們都知道新年帶來了快樂和喜悅。最后一句"爭看琱輿金鳳凰",描繪了人們爭相觀賞裝飾華麗的琱輿(一種裝飾華麗的車輛)和金鳳凰燈籠,展現了節日獨特的視覺效果和熱鬧的場面。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宋代上元節的熱鬧景象和人們對節日的期待和喜悅之情。詩人蘇轍通過描寫細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節日的歡快氣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都人知有新年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shàng yuán hù cóng guān dēng èr shǒu
次韻子瞻上元扈從觀燈二首
lǔ qù biān chéng shǎo zòu zhāng, xuě cán zhōng jìn bà fén xiāng.
虜去邊城少奏章,雪殘中禁罷焚香。
dōu rén zhī yǒu xīn nián xǐ, zhēng kàn diāo yú jīn fèng huáng.
都人知有新年喜,爭看琱輿金鳳凰。
“都人知有新年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