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知人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公知人心”全詩
谷豆入高廩,薪蒸轉十輈。
紛紛了歲事,閔閔念農疇。
家有二頃田,一頃種米麰。
風聲夜中變,飛霰曉未休。
粗畢今歲寒,復免來年憂。
天公知人心,未禱得所求。
傾瓢有遺酌,起和田中謳。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臘雪次遲韻》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臘雪次遲韻》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臘雪次遲韻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冬儲久未辦,佳雪為人留。
谷豆入高廩,薪蒸轉十輈。
紛紛了歲事,閔閔念農疇。
家有二頃田,一頃種米麰。
風聲夜中變,飛霰曉未休。
粗畢今歲寒,復免來年憂。
天公知人心,未禱得所求。
傾瓢有遺酌,起和田中謳。
譯文:
冬季的糧食儲備已經很久沒有處理,美麗的雪為了人們停留下來。
谷豆堆滿高倉,柴火炊煮連綿不斷。
紛紛擾擾的歲時事務,我思念著農田。
家中有兩頃田地,其中一頃種植著稻谷。
夜晚的風聲漸變,晨曦之時仍飄落著雪花。
今年的嚴寒已經將盡,明年的憂慮也將減輕。
上蒼明白人們的心意,但我禱告未能如愿。
傾盡酒瓢中的余酒,唱起田間的歌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冬季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農田和豐收的關注與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冬季糧食儲備未處理的現狀,但同時也展現了冬雪的美麗和對農田的思念。詩人關注農田的情感表達在“紛紛了歲事,閔閔念農疇”一句中得以體現。
詩人通過描寫自家的農田,以及種植稻谷的努力,表達了對農業的關心和對農民的贊美。詩中的家庭農田代表了廣大農民的心聲和勞作成果。
在描述冬季的天氣變化時,詩人描繪了夜晚風聲的變化和清晨飄落的雪花,給人以寒冷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冬季的美麗景色。
在詩的結尾,詩人通過傾盡酒瓢中的余酒和唱田間歌謠的方式,表達了對農田和農業勞動的贊美和祝福,展現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對豐收的期盼。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蘇轍對冬季景象和農田的關注,同時也傳遞了對農民辛勤勞作和豐收的祝愿。
“天公知人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xuě cì chí yùn
臘雪次遲韻
dōng chǔ jiǔ wèi bàn, jiā xuě wéi rén liú.
冬儲久未辦,佳雪為人留。
gǔ dòu rù gāo lǐn, xīn zhēng zhuǎn shí zhōu.
谷豆入高廩,薪蒸轉十輈。
fēn fēn le suì shì, mǐn mǐn niàn nóng chóu.
紛紛了歲事,閔閔念農疇。
jiā yǒu èr qǐng tián, yī qǐng zhǒng mǐ móu.
家有二頃田,一頃種米麰。
fēng shēng yè zhōng biàn, fēi sǎn xiǎo wèi xiū.
風聲夜中變,飛霰曉未休。
cū bì jīn suì hán, fù miǎn lái nián yōu.
粗畢今歲寒,復免來年憂。
tiān gōng zhī rén xīn, wèi dǎo dé suǒ qiú.
天公知人心,未禱得所求。
qīng piáo yǒu yí zhuó, qǐ hé tián zhōng ōu.
傾瓢有遺酌,起和田中謳。
“天公知人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