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仍得靖戎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書仍得靖戎行”全詩
一樽度日空閑暇,千騎臨邊自激昂。
談笑定先降虜使,詩書仍得靖戎行。
君看宿將何承矩,安用摧鋒百戰場。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送梁交供知莫州》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梁交供知莫州》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寫了猛士奉命守衛邊疆、中原將領互相呼應的情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猛士當令守四方,
中原諸將近相望。
一樽度日空閑暇,
千騎臨邊自激昂。
談笑定先降虜使,
詩書仍得靖戎行。
君看宿將何承矩,
安用摧鋒百戰場。
詩意:
這首詩詞以古代邊塞的守衛士兵為主題,表達了他們忠誠勇敢、互相支持的精神。詩人描述了中原諸將互相望望,士兵們在邊境度過閑暇時光,千騎臨邊時昂揚激動的情景。他們不僅能以談笑的方式定奪敵方使者的命運,還能在戰爭中保持對文化藝術的追求。最后,詩人呼吁讀者注意宿將何承矩,在百戰場中如何運用鋒芒。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宋代邊塞士兵們的英勇與智慧。首先,詩人以"猛士當令守四方"的開篇,突出了士兵們的責任感和勇敢精神。接著,"中原諸將近相望"一句,表達了中央與邊塞的緊密聯系,以及將領們對邊塞安全的重視。"一樽度日空閑暇"一句,描繪了士兵們在邊境度過的閑暇時光,展示了他們在緊張的邊塞生活中尋求放松和娛樂的一面。"千騎臨邊自激昂"一句,則生動地描繪了士兵們臨近戰斗時的昂揚激動的情感。
詩中還突出了士兵們的智慧和文化素養。"談笑定先降虜使"一句,描述了士兵們以談笑的方式決定敵方使者的命運,展示了他們在交流中的智慧和機智。"詩書仍得靖戎行"一句,則表現了士兵們在戰亂之中依然能夠追求文化藝術,保持精神的凈化和升華。
最后兩句"君看宿將何承矩,安用摧鋒百戰場",呼喚讀者關注宿將何承矩的英勇戰績,以及他在戰場上運用鋒芒的能力。這是對邊塞士兵們的致敬,同時也是對讀者的一種引導,讓他們關注和贊美英勇的戰士。整首詩以平仄工整的七言詩體,結構緊湊,意境深遠,展現了蘇轍嫻熟的寫作技巧和對士兵精神的贊頌。
“詩書仍得靖戎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áng jiāo gōng zhī mò zhōu
送梁交供知莫州
měng shì dāng lìng shǒu sì fāng, zhōng yuán zhū jiàng jìn xiāng wàng.
猛士當令守四方,中原諸將近相望。
yī zūn dù rì kòng xián xiá, qiān qí lín biān zì jī áng.
一樽度日空閑暇,千騎臨邊自激昂。
tán xiào dìng xiān jiàng lǔ shǐ, shī shū réng dé jìng róng háng.
談笑定先降虜使,詩書仍得靖戎行。
jūn kàn sù jiàng hé chéng jǔ, ān yòng cuī fēng bǎi zhàn chǎng.
君看宿將何承矩,安用摧鋒百戰場。
“詩書仍得靖戎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