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漫疊溪中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墨池漫疊溪中石”全詩
墨池漫疊溪中石,白塔微分嶺上松。
佛宇爭雄一山甲,僧廚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東西寺,巖谷相連更幾重?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歸宗寺》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宗寺》是蘇轍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來聽歸宗早晚鐘,
疲勞懶上紫霄峰。
墨池漫疊溪中石,
白塔微分嶺上松。
佛宇爭雄一山甲,
僧廚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東西寺,
巖谷相連更幾重?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轍游覽歸宗寺的情景。詩人來到寺廟,聆聽著早晚的鐘聲。他感到疲勞,不情愿地攀登紫霄峰。在溪流中,墨池中的石頭隨著水流連綿不斷。嶺上的松樹微微分開,露出遠處的白塔。佛殿高聳,與山峰爭奇斗艷,宛如山上的盔甲。僧人在廚房里等待著來自十方的布施。詩人渴望游覽北邊、東邊和西邊的寺廟,想知道巖谷相連的寺廟有多少座,重疊在一起。
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線,展現了蘇轍對歸宗寺的觀察和感受。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和宗教信仰之間的關聯。寺廟的鐘聲和山峰、溪流、石頭、松樹等自然元素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幅山水畫卷。
在描繪自然景觀的同時,詩人也透露出對人文景觀的關注。佛殿的高聳、僧人的等待,展示了佛教信仰在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和繁榮。整首詩以寺廟和僧侶為主題,表達了對宗教的崇敬和贊美。
最后兩句詩提出了一個問題,詩人想要探索更多的寺廟,看看巖谷中連接在一起的寺廟有多少座。這種追問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和探索的欲望,使得整首詩充滿了詩人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向往。
綜合來看,《歸宗寺》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宗教信仰為主題,通過描繪山水和寺廟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宗教的贊美和向往,展示了他對未知事物的追尋和探索精神。
“墨池漫疊溪中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zōng sì
歸宗寺
lái tīng guī zōng zǎo wǎn zhōng, pí láo lǎn shàng zǐ xiāo fēng.
來聽歸宗早晚鐘,疲勞懶上紫霄峰。
mò chí màn dié xī zhōng shí, bái tǎ wēi fēn lǐng shàng sōng.
墨池漫疊溪中石,白塔微分嶺上松。
fú yǔ zhēng xióng yī shān jiǎ, sēng chú zuò dài shí fāng gōng.
佛宇爭雄一山甲,僧廚坐待十方供。
yù yóu shān běi dōng xī sì, yán gǔ xiāng lián gèng jǐ zhòng?
欲游山北東西寺,巖谷相連更幾重?
“墨池漫疊溪中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