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生白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生白發”全詩
年年生白發,處處上青山。
去國空知遠,安身竟不閑。
更悲江畔柳,長是北人攀。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江行次武昌縣》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行次武昌縣》是唐代盧綸的一首詩。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寄五湖間,
扁舟往復還。
年年生白發,
處處上青山。
去國空知遠,
安身竟不閑。
更悲江畔柳,
長是北人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上航行時的心情和感受。詩人離開家鄉,寄居在湖光山色的地方,經常乘著小船往來于江湖之間。歲月流轉,白發逐年生長,無論身處何地,他都能欣賞到美麗的青山。盡管遠離故土,但他對遠方的事物并不了解,自己也無法安心地居住。他更為悲傷的是,看到江邊的柳樹,想到北方的人們曾攀爬過這些柳樹。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離鄉的心情和對故土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詩人在江上漂泊的景象,詩人傳達了自己在異鄉的孤獨和無奈。白發生長的描寫表明了詩人歲月的流逝,暗示了他離開家鄉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然而,無論在哪里,他都能欣賞到美麗的自然景色,這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敏銳的觀察力。詩末的江畔柳樹,以及北方人攀爬的意象,暗示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年年生白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íng cì wǔ chāng xiàn
江行次武昌縣
jiā jì wǔ hú jiān, piān zhōu wǎng fù huán.
家寄五湖間,扁舟往復還。
nián nián shēng bái fà, chǔ chù shàng qīng shān.
年年生白發,處處上青山。
qù guó kōng zhī yuǎn, ān shēn jìng bù xián.
去國空知遠,安身竟不閑。
gèng bēi jiāng pàn liǔ, zhǎng shì běi rén pān.
更悲江畔柳,長是北人攀。
“年年生白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