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市游人夜未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市游人夜未回”全詩
何處酒仙無一事,肩輿鼾睡過橋來。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登郡譙偶見姜應明司馬醉歸》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登郡譙偶見姜應明司馬醉歸》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蒼然莫色映樓臺,
江市游人夜未回。
何處酒仙無一事,
肩輿鼾睡過橋來。
中文譯文:
蒼然莫色映樓臺,
青山依舊,映照著高樓。
江市游人夜未歸。
江邊的市集上,游人深夜仍未歸家。
何處酒仙無一事,
哪座酒樓的仙人不干一些事情呢?
肩輿鼾睡過橋來。
肩輿駛過橋上,司馬姜應明已經打起鼾聲,熟睡著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夜晚的景象,以及一個醉倒的司馬姜應明的情景。
首先,詩人通過“蒼然莫色映樓臺”表達了青山依舊,高樓依然矗立的意境。這里的“蒼然莫色”意味著青翠的山色,也可以理解為青山的顏色與高樓的映襯,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夜晚江邊的市集,游人夜未歸。這充滿了繁忙和熱鬧的畫面,也暗示了人們在生活中的忙碌和追求,而這些追求也許讓他們無法及時回家。
然后,詩人提到了“酒仙”。這里的“酒仙”指的是酒樓中的酒客或酒保,他們專注于酒的事務,而且似乎無憂無慮,沒有別的事情要操心。這與前面描述的忙碌的游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詩人描繪了醉倒的司馬姜應明,他坐在肩輿上,已經酣然入睡,而肩輿正駛過橋上。這里的描寫給人一種詩意的感覺,司馬姜應明似乎是在醉夢中歸來的,也暗示了他在外面的宴飲中盡興而歸,放松自己的身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夜晚的景象和人物,展現了繁忙與閑適、熱鬧與靜謐的對比。通過對司馬姜應明的描寫,詩人也暗示了人們在追求繁忙生活的同時,也需要適時地放松和休息。整體上,這首詩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
“江市游人夜未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jùn qiáo ǒu jiàn jiāng yīng míng sī mǎ zuì guī
登郡譙偶見姜應明司馬醉歸
cāng rán mò sè yìng lóu tái, jiāng shì yóu rén yè wèi huí.
蒼然莫色映樓臺,江市游人夜未回。
hé chǔ jiǔ xiān wú yī shì, jiān yú hān shuì guò qiáo lái.
何處酒仙無一事,肩輿鼾睡過橋來。
“江市游人夜未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