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甑生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任甑生塵”全詩
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塵。
竄逐非關性,顛狂卻甚真。
此心誰復識,試語洞山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洞山克文長老》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洞山克文長老》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地容錐卓,
年來轉覺貧。
偶知珠在手,
一任甑生塵。
竄逐非關性,
顛狂卻甚真。
此心誰復識,
試語洞山人。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蘇轍的心境和處境。他感嘆說,沒有地方可以容納他的才華和志向,多年來卻感到自己的貧窮。盡管他偶爾知道自己內心擁有寶貴的才華,但卻無法將其發揮出來,就像一個美玉埋藏在塵土之中。他被迫流離失所,并不是因為他的品性有問題,而是因為他對現實的批判和堅持。盡管他被視為瘋狂,但他的瘋狂卻是真實的。他希望能夠與洞山長老交流,看看他是否能夠理解他內心的真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內心的困擾和無奈。詩人通過對自己處境的描述,展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和對世俗境況的反思。詩中描述了他的才華被埋沒、貧窮和被流放的經歷,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己真實性的堅持。盡管他的瘋狂被外界嘲笑,但他堅信自己的內心是真實的。詩人渴望能夠找到一個理解他的人,與洞山長老交流,尋求心靈的共鳴。
這首詩反映了蘇轍在宋代時期的處境和心境,同時也抒發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自己內心真實性的堅持。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他內心的掙扎和追求,喚起人們對真實與自由的思考。
“一任甑生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òng shān kè wén zhǎng lǎo
次韻洞山克文長老
wú dì róng zhuī zhuō, nián lái zhuǎn jué pín.
無地容錐卓,年來轉覺貧。
ǒu zhī zhū zài shǒu, yī rèn zèng shēng chén.
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塵。
cuàn zhú fēi guān xìng, diān kuáng què shén zhēn.
竄逐非關性,顛狂卻甚真。
cǐ xīn shuí fù shí, shì yǔ dòng shān rén.
此心誰復識,試語洞山人。
“一任甑生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