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字無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貝葉字無窮”全詩
石凈非因雨,松涼不為風。
戀泉將鶴并,偷果與猿同。
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
蓮花國何限,貝葉字無窮。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參差巖障東,
云日晃龍宮。
石凈非因雨,
松涼不為風。
這首詩詞寫的是盧綸送李益端公回邠寧幕的場景。詩人描述了寶泉寺的景色,以及自然界的奇妙之處。
"參差巖障東,云日晃龍宮"表達了山巖嶙峋、參差不齊的景象,以及云彩在陽光下閃爍的樣子,宛如龍宮。
"石凈非因雨,松涼不為風"描繪了清澈的石頭并非因為雨水洗凈,松樹的涼意也不是來自風吹。這一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出山水清幽的特點。
"戀泉將鶴并,偷果與猿同"表現了詩人傾心于泉水,與仙鶴一起欣賞,偷看猿猴摘取果實。這句詩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境。
"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表達了詩人的心靈已經超脫塵俗,眼界雖然有塵埃的沾染,但內心的源泉已經通達。
"蓮花國何限,貝葉字無窮"表達了蓮花國的美麗無限,貝葉上的字無窮無盡。這句詩意呼應了寶泉寺的名字,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無限向往。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表明詩人希望李益端公早日登上麟閣,表示對他的美好祝愿。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山水之間的清幽與和諧,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祝愿。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美好的遐想。
“貝葉字無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o quán sì sòng lǐ yì duān gōng guī bīn níng mù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cēn cī yán zhàng dōng, yún rì huǎng lóng gōng.
參差巖障東,云日晃龍宮。
shí jìng fēi yīn yǔ, sōng liáng bù wéi fēng.
石凈非因雨,松涼不為風。
liàn quán jiāng hè bìng, tōu guǒ yǔ yuán tóng.
戀泉將鶴并,偷果與猿同。
yǎn jiè chén suī rǎn, xīn yuán bì yǐ tōng.
眼界塵雖染,心源蔽已通。
lián huā guó hé xiàn, bèi yè zì wú qióng.
蓮花國何限,貝葉字無窮。
zǎo wǎn dēng lín gé, cí mén yù fù gōng.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貝葉字無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