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愛江山無一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愛江山無一事”全詩
北叟忽驚鶗鳺晚,西轅欲及海棠開。
避仇賦客親耕來,因亂詩翁著酒杯。
但愛江山無一事,為言父老莫相猜。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送戴朝議歸蜀中》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戴朝議歸蜀中》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岷山招我早歸來,
劍閣橫空未易回。
北叟忽驚鶗鳺晚,
西轅欲及海棠開。
避仇賦客親耕來,
因亂詩翁著酒杯。
但愛江山無一事,
為言父老莫相猜。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蘇轍送戴朝議回蜀中的情景。蘇轍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戴朝議回到家鄉的歡迎和送別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山川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賞析:
1. 詩中的岷山和劍閣是蜀中的地名,岷山代表了戴朝議的家鄉,劍閣則是他離別時經過的地方。作者寫道:“岷山招我早歸來,劍閣橫空未易回。”表達了戴朝議家鄉的山川風景吸引著他早日歸來,同時劍閣的險峻也增添了他離別的困難。
2. “北叟忽驚鶗鳺晚,西轅欲及海棠開。”這兩句描繪了戴朝議的歸期將至,引起了他家鄉老人的驚喜,同時也暗示了戴朝議回到家鄉正值春天,花開如海棠般美麗。
3. “避仇賦客親耕來,因亂詩翁著酒杯。”這兩句寫出了詩人蘇轍自己的境遇。蘇轍因為遭遇官場上的排擠而離開朝廷,回到家鄉從事耕種。他把自己與戴朝議的遭遇相對比,表達了對彼此的理解和共鳴。
4. 最后兩句寫道:“但愛江山無一事,為言父老莫相猜。”這是蘇轍對戴朝議和自己的囑咐和勸告。他認為真正愛國的人,不會對朝廷的事務過于牽掛,而是專心在自己的事業上,并且呼吁人們不要猜忌老年人的心思,而應該尊重他們的智慧和經驗。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和歸鄉的情景,傳遞了家國情懷和對老人的敬重之情。同時,詩中的山川和花開的意象,以及對家鄉和人民的思念之情,使得詩詞充滿了濃郁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道。
“但愛江山無一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ài cháo yì guī shǔ zhōng
送戴朝議歸蜀中
mín shān zhāo wǒ zǎo guī lái, jiàn gé héng kōng wèi yì huí.
岷山招我早歸來,劍閣橫空未易回。
běi sǒu hū jīng tí fū wǎn, xī yuán yù jí hǎi táng kāi.
北叟忽驚鶗鳺晚,西轅欲及海棠開。
bì chóu fù kè qīn gēng lái, yīn luàn shī wēng zhe jiǔ bēi.
避仇賦客親耕來,因亂詩翁著酒杯。
dàn ài jiāng shān wú yī shì, wèi yán fù lǎo mò xiāng cāi.
但愛江山無一事,為言父老莫相猜。
“但愛江山無一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