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睡簾中笑二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鼾睡簾中笑二公”全詩
今宵文字知無幾,鼾睡簾中笑二公。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貢父子開直宿》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貢父子開直宿》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擲簡搖毫氣吐虹,
興余庭藥詠殘紅。
今宵文字知無幾,
鼾睡簾中笑二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在夜晚與貢父子開直宿時的情景。他用簡紙扔出,毛筆晃動,墨氣如虹般噴吐,表達了他內心激蕩的情感。在興致勃發之余,他在庭院中吟詠著凋謝的紅花。然而,他意識到文字的盡善盡美是不可能的,于是在簾幕中笑著與貢父子共度夜晚。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與貢父子開直宿的情景,展示了蘇轍的才情和豪情。首句"擲簡搖毫氣吐虹"揭示了蘇轍寫作時的激情和沖動,他用簡紙扔出,毛筆晃動,墨氣如虹,形象地表達了他內心的澎湃之情。第二句"興余庭藥詠殘紅"是對庭院中凋謝的紅花進行吟詠,展示了蘇轍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命流轉的感慨。然而,第三句"今宵文字知無幾"表達了作者的無奈,他意識到文字無法完美地表達內心的所思所感,這是作者對文學創作的自省和反思。最后一句"鼾睡簾中笑二公"則展示了作者與貢父子的親近和友誼,他們在簾幕中共享歡笑,度過了這個夜晚。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文字創作和生活的思考,蘇轍表達了他對完美的追求和對人情世故的理解。這首詩詞既展示了蘇轍的才華和豪情,又表達了他對人生和文學創作的深思熟慮,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鼾睡簾中笑二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gòng fù zǐ kāi zhí sù
次韻貢父子開直宿
zhì jiǎn yáo háo qì tǔ hóng, xìng yú tíng yào yǒng cán hóng.
擲簡搖毫氣吐虹,興余庭藥詠殘紅。
jīn xiāo wén zì zhī wú jǐ, hān shuì lián zhōng xiào èr gōng.
今宵文字知無幾,鼾睡簾中笑二公。
“鼾睡簾中笑二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