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倒身自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倒身自投”全詩
雖苦地氣泄,亦無徒跣憂。
逐客久未安,集舍占鵂鶹。
念昔使胡中,車馳卒不留。
貂裘溯北風,十襲猶颼颼。
中涂履冰河,馬倒身自投。
宛足費馮翼,千里煩帣韝。
十年事湯劑,風雨氣輒浮。
南來足憂慮,此病何時瘳。
名身孰親疏,慎勿求封侯。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三夜臥濯足》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三夜臥濯足》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海民慢寒備,
不畜衾與裯。
雖苦地氣泄,
亦無徒跣憂。
海邊的居民慢慢地適應了寒冷的天氣,
他們沒有棉被和鞋襪。
盡管受苦于寒冷的氣候,
但他們并不為赤足而憂愁。
逐客久未安,
集舍占鵂鶹。
念昔使胡中,
車馳卒不留。
離鄉客居時間過長,
聚在一起的房屋中有一只鵂鶹。
想念過去他曾派遣到胡地的使者,
馬車奔馳卻沒有停留。
貂裘溯北風,
十襲猶颼颼。
中涂履冰河,
馬倒身自投。
穿著貂裘逆著北風而行,
十層裘衣依然呼呼作響。
在冰河中行走,
馬失足身子自動倒下。
宛足費馮翼,
千里煩帣韝。
十年事湯劑,
風雨氣輒浮。
曲折的腳步費盡了馮翼(傳說中的神鳥)的翅膀,
千里之行仍然煩惱不斷。
十年來奉獻于治療疾病的藥物,
風雨之中,氣息猶然漂浮。
南來足憂慮,
此病何時瘳。
名身孰親疏,
慎勿求封侯。
從南方來的人心中充滿憂慮,
這種疾病何時才能痊愈。
名望和身份有何親疏之分,
要謹慎,不要追求封侯的地位。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轍對于生活中的困境和追求的思考。他用質樸而自然的語言,表達了海民們在惡劣環境下的堅韌和樂觀態度,以及他自身作為逐客的不安和對名利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蘇轍表達了對逆境的堅守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人生的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馬倒身自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zhé jū sān shì qí sān yè wò zhuó zú
次韻子瞻謫居三適其三夜臥濯足
hǎi mín màn hán bèi, bù chù qīn yǔ chóu.
海民慢寒備,不畜衾與裯。
suī kǔ dì qì xiè, yì wú tú xiǎn yōu.
雖苦地氣泄,亦無徒跣憂。
zhú kè jiǔ wèi ān, jí shě zhàn xiū liú.
逐客久未安,集舍占鵂鶹。
niàn xī shǐ hú zhōng, chē chí zú bù liú.
念昔使胡中,車馳卒不留。
diāo qiú sù běi fēng, shí xí yóu sōu sōu.
貂裘溯北風,十襲猶颼颼。
zhōng tú lǚ bīng hé, mǎ dào shēn zì tóu.
中涂履冰河,馬倒身自投。
wǎn zú fèi féng yì, qiān lǐ fán juǎn gōu.
宛足費馮翼,千里煩帣韝。
shí nián shì tāng jì, fēng yǔ qì zhé fú.
十年事湯劑,風雨氣輒浮。
nán lái zú yōu lǜ, cǐ bìng hé shí chōu.
南來足憂慮,此病何時瘳。
míng shēn shú qīn shū, shèn wù qiú fēng hóu.
名身孰親疏,慎勿求封侯。
“馬倒身自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