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雁自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逢春雁自飛”全詩
經難人空老,逢春雁自飛。
東西兄弟遠,存沒友朋稀。
獨立還垂淚,天南一布衣。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春江夕望》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江夕望》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盧綸觀望春江景色時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洞庭湖畔洋洋江水,盎然生輝滿目碧草。
楚地客人思歸欲返故鄉,
歷經艱難已經老去,此時春風又帶著雁南飛。
東西兩地的親人朋友遠離,
有生有死的友誼稀少。
孤獨地獨立立于此,忍不住淚水盈眶。
在這東南天涯只有一片布衣相伴。
這首詩主要展示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內心的孤獨。盧綸觀望著洞庭湖邊盛開的芳草,卻無法回到故鄉。他已經歷了許多艱辛,如今已經老去,而春風卻將南飛的雁帶走了他的思鄉之情。他的親人和朋友分散于東西兩地,存活和離世的友誼都變得稀少。站在這里,他孤獨地流下了眼淚,在這個天涯海角只有一片布衣相伴的地方。
整首詩以憂傷的情緒貫穿始終,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鄉之情。同時,通過描繪春江夕照的美景,詩人也展示了自然與人的對比,凸顯了人類的渺小和無常。這首詩既有詩人的個人情感,也含有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給人以深思。
“逢春雁自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jiāng xī wàng
春江夕望
dòng tíng fāng cǎo biàn, chǔ kè mò sī guī.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歸。
jīng nán rén kōng lǎo, féng chūn yàn zì fēi.
經難人空老,逢春雁自飛。
dōng xī xiōng dì yuǎn, cún méi yǒu péng xī.
東西兄弟遠,存沒友朋稀。
dú lì hái chuí lèi, tiān nán yī bù yī.
獨立還垂淚,天南一布衣。
“逢春雁自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