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得盈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花得盈尺”全詩
老農畏冬旱,薄雪未覆畝。
驕陽引狂風,三白知應否。
久青車牛通,薪炭家家有。
唯有口腹憂,此病誰能救。
達官例謀身,一醉日自富。
尚應天愍人,云族朝來厚。
飛花得盈尺,一麥可平取。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欲雪》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欲雪》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今年麥中熟,餅餌不充口。
老農畏冬旱,薄雪未覆畝。
驕陽引狂風,三白知應否。
久青車牛通,薪炭家家有。
唯有口腹憂,此病誰能救。
達官例謀身,一醉日自富。
尚應天愍人,云族朝來厚。
飛花得盈尺,一麥可平取。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農民在豐收之年所遇到的問題和他們的辛勞。詩中描述了麥子豐收,但餅餌卻不夠,老農人擔心冬季旱情,還沒有下雪覆蓋田地。陽光照耀下,風吹得狂猛,不知道這樣的天氣是否會給人們帶來好處。盡管車牛的工作一直通暢,每家每戶都有柴火和炭,但唯獨口腹之憂仍然存在,這種困擾又有誰能解決呢?達官貴人們通過謀劃就能富裕起來,一天痛痛快快地喝醉就能自己富有起來。然而,他們應該同情人民,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只有飛花得以盈尺,一麥才能平平取得。
賞析:
《欲雪》通過描繪農民的生活狀況,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農民的困境。詩中麥子豐收,但是餅餌不充口,暗示著農民的勞動辛苦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老農擔心冬季旱情,希望下雪能夠覆蓋田地,保護莊稼的生長。然而,陽光照耀下,狂風卻吹襲,給人們帶來困惑和不安。詩中提到的"三白"指的是北方的三場降雪,這里也可以理解為冬季的降雪是否能夠如愿以償。詩中還描繪了農民們的辛勤勞動和他們家家有柴火和炭的情景,但是他們仍然面臨著饑餓的問題,這暗示著社會的不公和貧富差距。詩的最后呼吁達官貴人們關注民生,給予人民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抒發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和對平民百姓的關愛之情。
“飛花得盈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xuě
欲雪
jīn nián mài zhōng shú, bǐng ěr bù chōng kǒu.
今年麥中熟,餅餌不充口。
lǎo nóng wèi dōng hàn, báo xuě wèi fù mǔ.
老農畏冬旱,薄雪未覆畝。
jiāo yáng yǐn kuáng fēng, sān bái zhī yīng fǒu.
驕陽引狂風,三白知應否。
jiǔ qīng chē niú tōng, xīn tàn jiā jiā yǒu.
久青車牛通,薪炭家家有。
wéi yǒu kǒu fù yōu, cǐ bìng shuí néng jiù.
唯有口腹憂,此病誰能救。
dá guān lì móu shēn, yī zuì rì zì fù.
達官例謀身,一醉日自富。
shàng yìng tiān mǐn rén, yún zú zhāo lái hòu.
尚應天愍人,云族朝來厚。
fēi huā dé yíng chǐ, yī mài kě píng qǔ.
飛花得盈尺,一麥可平取。
“飛花得盈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