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楚元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氏楚元戎”全詩
湘東晉宗子,高氏楚元戎。
鑿沼長千尺,開亭費萬工。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渚宮》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渚宮》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反映了楚國的寒冷和湖泊的廣闊,以及荊王故宮的壯麗景色。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楚國的寒冷多由秋水而來,
荊王擁有一座故宮。
在湘東,晉宗子高氏
是楚國的元戎。
開鑿出的沼澤長達千尺,
修建亭臺花費了無數工匠。
這首詩詞以楚國的寒冷和湖泊為背景,描述了荊王故宮的壯麗景色。蘇轍通過描繪楚國多秋水的寒冷氣候,展現了楚地的嚴寒和湖泊的廣闊。他提到了荊王擁有一座故宮,暗示了荊王的權勢和榮耀。接著,他提到晉宗子高氏,將其與楚國的元戎聯系起來,強調了楚國的尊貴和榮譽。
詩中還描繪了修建沼澤和亭臺的過程,鑿沼長千尺、開亭費萬工,揭示了建設這座故宮的艱辛和耗費。這種描寫既凸顯了荊王故宮的規模宏大,又突出了修建者的辛勤努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楚國的景色和荊王故宮的壯麗,展示了楚國的寒冷和湖泊的廣闊,同時表達了對荊王故宮的贊美和敬意。這首詩詞以其優美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楚國的遼闊和壯麗,以及修建故宮的艱辛和壯麗。
“高氏楚元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ǔ gōng
渚宮
chǔ hán duō qiū shuǐ, jīng wáng yǒu gù gōng.
楚寒多秋水,荊王有故宮。
xiāng dōng jìn zōng zi, gāo shì chǔ yuán róng.
湘東晉宗子,高氏楚元戎。
záo zhǎo zhǎng qiān chǐ, kāi tíng fèi wàn gōng.
鑿沼長千尺,開亭費萬工。
“高氏楚元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