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潤想猶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余潤想猶在”全詩
暗添池上凌,稍壓麥中塵。
余潤想猶在,苦寒將及春。
殷勤欲盡酒,扶養病衰人。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臘中三雪》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臘中三雪》是蘇轍的一首詩詞,描寫了寒冬時節連續下了三場雪的景象。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臘中三雪
一臘不虛度,三雪自相因。
暗添池上凌,稍壓麥中塵。
余潤想猶在,苦寒將及春。
殷勤欲盡酒,扶養病衰人。
中文譯文:
在臘月,連續下了三場雪,
沒有虛度一天,三次降雪相互呼應。
暗自增添了池塘上的冰層,略微壓低了麥地上的塵土。
我仍懷念著去年的濕潤,但嚴寒即將給春天帶來困擾。
我殷切地希望喝盡美酒,以扶養病衰的人。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寒冬連續下雪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冬天的感受和對春天的期待。詩人在臘月沒有虛度光陰,用三次降雪來象征時間的流逝。他觀察到池塘上的冰層越來越厚,麥地上的塵土被雪壓低,暗示著嚴寒的到來。詩人懷念著去年的濕潤和豐收,但他也意識到嚴寒將給即將到來的春天帶來困擾。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和他人的關懷,希望能盡情享受美酒,同時扶養病衰的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冬季的嚴寒和寒冷給人們帶來的困擾和挑戰。詩人運用寥寥數語,將自然景觀與人的情感相結合,描繪出寒冷季節的凄涼和無奈。詩中的池塘凌和麥田塵土被雪覆蓋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嚴寒的到來,同時也暗示著時間的推移。詩人對去年濕潤和豐收的回憶,以及對即將到來的春天的期待,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最后,詩人的殷切之情和關懷之心,體現了他對他人的關懷和照顧,體現了一種溫情和人文關懷。整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寥寥數語,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細膩觀察和感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余潤想猶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zhōng sān xuě
臘中三雪
yī là bù xū dù, sān xuě zì xiāng yīn.
一臘不虛度,三雪自相因。
àn tiān chí shàng líng, shāo yā mài zhōng chén.
暗添池上凌,稍壓麥中塵。
yú rùn xiǎng yóu zài, kǔ hán jiāng jí chūn.
余潤想猶在,苦寒將及春。
yīn qín yù jǐn jiǔ, fú yǎng bìng shuāi rén.
殷勤欲盡酒,扶養病衰人。
“余潤想猶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