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辯未容朝夕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談辯未容朝夕聽”全詩
談辯未容朝夕聽,情親空愧往還書。
久聞筆陣無前敵,更擬詩壇托后車。
待得入城應少暇,相従有約定何如。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柳子玉郎中見寄》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柳子玉郎中見寄》
朝代:宋代
作者:蘇轍
新年始是識君初,
顧我塵埃正滿裾。
談辯未容朝夕聽,
情親空愧往還書。
久聞筆陣無前敵,
更擬詩壇托后車。
待得入城應少暇,
相従有約定何如。
中文譯文:
新的一年開始,我初次認識了你,
看著我的塵埃滿布衣袖。
我們還沒有機會進行深入的談辯,
心中的親情卻感到無比慚愧,只能通過書信來往。
我早就聽說你在書寫方面無人能敵,
而我渴望在詩壇上留下一番聲名。
等待著進入城市后應該會有些閑暇,
我們可以一起行動,有什么約定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的《次韻柳子玉郎中見寄》。詩人蘇轍在新年之際與友人柳子玉相識,對友人的才華和自己的平凡之間產生了對比。詩人以自嘲之態,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贊嘆和對自身的自省。
詩中的"新年始是識君初"表達了詩人在新年之初初次結識柳子玉的喜悅之情。"顧我塵埃正滿裾"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平凡的身份和處境。"談辯未容朝夕聽"意味著詩人與柳子玉還未有機會深入交流,彼此了解。"情親空愧往還書"表達了詩人無法親自與柳子玉交流的遺憾,只能通過書信來表達思念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贊揚柳子玉在文學寫作方面的才華,稱"久聞筆陣無前敵",并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在詩壇上有所成就的渴望,希望能夠得到柳子玉的指點與扶持。
最后兩句"待得入城應少暇,相従有約定何如"表達了詩人期待與柳子玉在城市中相聚,并希望能夠有進一步的交往和約定。
整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贊嘆,對自身平凡的自嘲,以及對未來交往的期待。它展現了宋代士人之間的友情和文學追求,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憧憬。
“談辯未容朝夕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iǔ zi yù láng zhōng jiàn jì
次韻柳子玉郎中見寄
xīn nián shǐ shì shí jūn chū, gù wǒ chén āi zhèng mǎn jū.
新年始是識君初,顧我塵埃正滿裾。
tán biàn wèi róng zhāo xī tīng, qíng qīn kōng kuì wǎng huán shū.
談辯未容朝夕聽,情親空愧往還書。
jiǔ wén bǐ zhèn wú qián dí, gèng nǐ shī tán tuō hòu chē.
久聞筆陣無前敵,更擬詩壇托后車。
dài de rù chéng yīng shǎo xiá, xiāng cóng yǒu yuē dìng hé rú.
待得入城應少暇,相従有約定何如。
“談辯未容朝夕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