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逢人勸莫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酒逢人勸莫違”全詩
無心與物真皆可,有酒逢人勸莫違。
夢逐楊花無限思,身慚啼鳥不如歸。
官居寂寞如僧舍,海燕憐貧故入扉。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趙至節推首夏》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趙至節推首夏》是一首宋代蘇轍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夏時節尋找芳香也不算晚,
圍繞花園,紅色和紫色依然絢爛。
無論心思落在誰身上都真實,
有人邀請喝酒,不要拒絕。
夢境隨著楊花飄蕩,思緒無窮無盡,
自愧不如鳥兒歸巢啼鳴。
官員的居所寂寞如僧舍,
海燕憐憫貧窮,因此進入門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夏時節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蘇轍通過描寫花園里盛開的紅色和紫色花朵,表達了初夏的美麗和芬芳。詩人認為尋找芳香的時機尚未錯過,暗示人生中追求美好和享受生活的時機也不會晚。
詩中提到了心境與外物的真實性,表達了詩人對真實和自然的追求。他認為無論心思落在誰身上,只要真實,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時,詩人又以詩意的方式表達了對人情世故的一種拒絕,有人邀請他喝酒,他勸人不要拒絕,暗示著他希望保持內心的純真和淡泊。
接下來,詩人通過夢境隨著楊花的飄蕩來表達自己的思緒萬千,自愧弗如鳥兒歸巢啼鳴。這里的比喻意味著詩人對于自己的歸屬感和存在感的反思,感嘆自己的無用與無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官場中的寂寞和對貧困的憐憫。官居寂寞如僧舍,海燕憐貧故入扉。詩人將官場比作寂寞的僧舍,暗示自己在其中的孤獨和無奈。而海燕憐貧故入扉,則表達了詩人對貧窮和困苦人民的同情和關懷。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蘇轍對初夏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反思。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詩人傳遞了對美好、真實和純凈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人情世故的回避和對貧困人民的同情。
“有酒逢人勸莫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ào zhì jié tuī shǒu xià
次韻趙至節推首夏
shǒu xià xún fāng yě wèi chí, rào yuán hóng zǐ shàng fēi fēi.
首夏尋芳也未遲,繞園紅紫尚菲菲。
wú xīn yǔ wù zhēn jiē kě, yǒu jiǔ féng rén quàn mò wéi.
無心與物真皆可,有酒逢人勸莫違。
mèng zhú yáng huā wú xiàn sī, shēn cán tí niǎo bù rú guī.
夢逐楊花無限思,身慚啼鳥不如歸。
guān jū jì mò rú sēng shè, hǎi yàn lián pín gù rù fēi.
官居寂寞如僧舍,海燕憐貧故入扉。
“有酒逢人勸莫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