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魚綠岸煙浮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烹魚綠岸煙浮草”全詩
醉掩壺觴人有淚,夢驚波浪日無輝。
烹魚綠岸煙浮草,摘橘青溪露濕衣。
聞說江樓長卷幔,幾回風起望胡威。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內弟韋宗仁歸信州覲省》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常常感嘆外族兄弟稀,轉覺得心中孤獨送你歸。
醉時掩起酒壺,人們都有淚眼。
夢中驚醒,海面沒有光輝。
在綠岸煮魚時,煙霧彌漫,草木飄蕩。
在青溪采摘橘子時,衣服濕了露水。
聽說江樓上長著卷幃,幾次風起,望著胡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盧綸寫的一首送別詩。詩人寫道,每每感嘆外族兄弟稀少,此刻轉覺得自己心中孤獨,因為他正在送別自己的內弟韋宗仁。他既祝福韋宗仁的歸鄉之路,又表達了自己的離別之情。
詩人在描寫場景時,運用了醉掩壺觴、夢驚波浪等意象,形象地表現了自己和韋宗仁的離別之情。他在醉時掩住酒壺,因為大家都有眼淚流下。夢中驚醒時,海面上沒有光輝,暗示詩人離別后心情低落。
接著,詩人以烹魚和摘橘子的景象來展示離別之情。烹魚時,綠岸上煙霧彌漫,草木飄蕩,暗示離別后的傷感。摘橘子時,衣服濕了露水,意味著詩人的離別之情。
最后,詩人提到江樓上長著卷幃,風起時幾次望向北方,表示自己在別離的時刻時時刻刻關注北方的戰事,希望胡威能有所成就。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離別之情,同時寄托了對韋宗仁的關切和對北方局勢的關注。這首詩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的情感和為國家憂國憂民的責任感。
“烹魚綠岸煙浮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nèi dì wéi zōng rén guī xìn zhōu jìn shěng
送內弟韋宗仁歸信州覲省
cháng jiē wài zú dì xiōng xī, zhuǎn jué xīn gū shì sòng guī.
常嗟外族弟兄稀,轉覺心孤是送歸。
zuì yǎn hú shāng rén yǒu lèi,
醉掩壺觴人有淚,
mèng jīng bō làng rì wú huī.
夢驚波浪日無輝。
pēng yú lǜ àn yān fú cǎo, zhāi jú qīng xī lù shī yī.
烹魚綠岸煙浮草,摘橘青溪露濕衣。
wén shuō jiāng lóu cháng juàn màn, jǐ huí fēng qǐ wàng hú wēi.
聞說江樓長卷幔,幾回風起望胡威。
“烹魚綠岸煙浮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