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路看山歌自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禁路看山歌自緩”全詩
枉逢花木無新思,拙就溪潭損舊居。
禁路看山歌自緩,云司玩月漏應疏。
沉憂敢望金門召,空愧巴歈并子虛。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酬包佶郎中覽拙卷后見寄》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包佶郎中覽拙卷后見寄》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令伯離別后晚上讀書,
并不知道我的詩賦被稱為相如。
徒然遇到花木卻無新思,
愚拙只能依靠溪潭來減損我舊居。
禁路上,我看見山巒,歌聲自然而緩慢,
云司欣賞月亮,漏水應會放慢。
沉憂之中,我敢去期望金門召喚,
卻空慨巴歈與子虛的才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盧綸酬謝包佶讀過他筆記的回信。詩中以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自己才華有限的愧疚之情,同樣也表達了對包佶才華出眾的贊賞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情感,詩人表達了對自己才華的自省與對他人才華的贊美,并展示了對自身地位的清醒認識。整首詩以樸實的筆法展示出一種獨特的詩意與情感共鳴,給讀者帶來了沉思和感慨。
“禁路看山歌自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bāo jí láng zhōng lǎn zhuō juǎn hòu jiàn jì
酬包佶郎中覽拙卷后見寄
lìng bó zhī lí wǎn dú shū, qǐ zhī cí fù chēng xiàng rú.
令伯支離晚讀書,豈知詞賦稱相如。
wǎng féng huā mù wú xīn sī,
枉逢花木無新思,
zhuō jiù xī tán sǔn jiù jū.
拙就溪潭損舊居。
jìn lù kàn shān gē zì huǎn, yún sī wán yuè lòu yīng shū.
禁路看山歌自緩,云司玩月漏應疏。
chén yōu gǎn wàng jīn mén zhào, kōng kuì bā yú bìng zǐ xū.
沉憂敢望金門召,空愧巴歈并子虛。
“禁路看山歌自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