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覓酥花子細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試覓酥花子細看”全詩
后堂桃杏春猶晚,試覓酥花子細看。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勸贈李朝散》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勸贈李朝散》是蘇轍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霧彌漫,如同飛雪般的天空,
我醉倒在酒杯前,不知道寒冷。
春天尚未進入后堂的桃杏花,
我嘗試尋找酥花,仔細觀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霧彌漫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閑適和快樂。詩人飲酒過量,醉倒在酒杯前,但由于心情愉悅,他并未感受到寒冷。這種醉態不僅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放松和逃避,也可理解為詩人心境的一種宣泄和抒發。
接下來,詩人提到春天尚未進入后堂的桃杏花,意味著春天的到來還稍嫌遲緩。詩人希望在寒冷的冬季中,找到一些還未綻放的酥花,細細觀察它們的美麗。這可以被視為詩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贊美,同時也可理解為他對于美的執著和追逐。
整首詩詞以閑適、快樂、追求美好為主題,通過描繪江霧、酒宴和花朵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悅和對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這種詩意的表達方式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恬靜、愉悅的氛圍,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試覓酥花子細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àn zèng lǐ cháo sàn
勸贈李朝散
jiāng wù fēi fēi zuò xuě tiān, zūn qián zuì dào bù zhī hán.
江霧霏霏作雪天,樽前醉倒不知寒。
hòu táng táo xìng chūn yóu wǎn, shì mì sū huā zǐ xì kàn.
后堂桃杏春猶晚,試覓酥花子細看。
“試覓酥花子細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