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飄搖旋不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雪飄搖旋不成”全詩
中夜窗扉初晃漾,平明草木半低斜。
潤催江柳排金線,光雜山茶點絳葩。
老病不堪乘曉出,紛紛能使發增華。
春雪飄搖旋不成,依稀履跡散空庭。
山藏復閣猶殘白,日照南峰已半青。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王適春雪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適春雪二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南春候寒猶劇,
細雨風吹作雪花。
中夜窗扉初晃漾,
平明草木半低斜。
潤催江柳排金線,
光雜山茶點絳葩。
老病不堪乘曉出,
紛紛能使發增華。
春雪飄搖旋不成,
依稀履跡散空庭。
山藏復閣猶殘白,
日照南峰已半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江南春天的寒冷和細雨變成雪花的景象為主題。詩人蘇轍描繪了春天的氣候異常寒冷,細雨被風吹散,如同雪花般飄落。詩人在夜間,窗戶微微搖動,水霧彌漫,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到了早晨,草木低垂,仿佛被雪壓彎了腰。江邊的柳樹被雨水滋潤得像排列著金線一樣,陽光透過雨雪映照下的山茶花點綴著絳色的花瓣。蘇轍形容自己年老體弱,無法承受寒冷的早晨出門,但這樣的天氣卻能夠讓人的精神煥發,頭發紛紛增添光彩。雖然有春雪飄搖的景象,但是雪花沒有凝結下來,只是依稀可見幾處痕跡,很快就散落在空曠的庭院里。山上的藏書閣仍然被白雪覆蓋,而南峰的陽光已經照亮了一半,顯露出青翠的色彩。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江南春天的寒冷、雨變雪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感受。詩中的冷雨、風雪、江柳、山茶等意象相互映襯,展示了春天的變幻和生機,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生命消逝的思考和感慨。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江南春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生命和時光的深刻感悟。
“春雪飄搖旋不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shì chūn xuě èr shǒu
次韻王適春雪二首
jiāng nán chūn hòu hán yóu jù, xì yǔ fēng chuī zuò xuě huā.
江南春候寒猶劇,細雨風吹作雪花。
zhōng yè chuāng fēi chū huǎng yàng, píng míng cǎo mù bàn dī xié.
中夜窗扉初晃漾,平明草木半低斜。
rùn cuī jiāng liǔ pái jīn xiàn, guāng zá shān chá diǎn jiàng pā.
潤催江柳排金線,光雜山茶點絳葩。
lǎo bìng bù kān chéng xiǎo chū, fēn fēn néng shǐ fā zēng huá.
老病不堪乘曉出,紛紛能使發增華。
chūn xuě piāo yáo xuán bù chéng, yī xī lǚ jī sàn kōng tíng.
春雪飄搖旋不成,依稀履跡散空庭。
shān cáng fù gé yóu cán bái, rì zhào nán fēng yǐ bàn qīng.
山藏復閣猶殘白,日照南峰已半青。
“春雪飄搖旋不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